第11章 原来今昔是此年 (第1/3页)
赵惠文王与威王后(赵威后为齐愍王之女)之间的婚姻虽然是赵国和齐国之间的政治联姻,不过这对政治夫妻之间的关系相当融洽,他们一共生育有三个儿子和二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为现任的赵王赵丹(赵孝成王)、次子庐陵君、幼子长安君。三个儿子中,赵丹是长子,理所当然地从赵惠文王手中继承了赵王之位,但幼子长安君却是赵惠文王与威太后最为宠爱的孩子。
这个长安君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三个嫡出王子中最聪慧的一个。连赵惠文王生前都曾说过:“小三儿”最像年青时的他,聪明伶俐,讨人喜欢;要是长安君成为国王,一定是赵国社稷的福气。
威王后也在赵惠文王耳边吹过枕头风:将来,这个王位一定传给“小三儿”啊……
可是赵惠文王毕竟是生于这个乱世的少数英明君王之一。亲经历过“沙丘宫变”和之后一系列被叫做“沙丘之乱”的动荡的赵惠文王,不想又如他那英明一世糊涂一时的先父赵武灵王一般,做出“废长立幼,动摇国本”的事情来。
于是赵惠文王狠下心来,让才干平平,只能说将来不至于成为昏君的太子赵丹成了赵王――赵惠文王和威王后对赵丹不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赵丹变态的生活作风;赵丹先是与其妹(后来的燕后)有**之嫌疑,后又迷恋男风,与被世人讽刺为变态的族中小辈赵穆搅在一起。而他最看好的“小三儿”不过是因为与新任赵王的血亲关系,成为了长安君,并将平平淡淡的度过余生――长安君心中对他庸碌无能、道德败坏的兄长不服,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赵惠文王临终之前,为了稳定国家,而做出一项安排,又让这个不安分的年青君上看到了一丝希望。
赵惠文王在弥留之季,把国家交托给了陪伴自己近三十年的妻子威王后。赵惠文王让威王后代理那个让他不放心的长子赵丹管理国家,直到有朝一日,赵丹成器,才还政于赵丹。
不到四十岁的齐国公主,就这样从威王后成为了威太后,同时也成为天下第二强国,赵国的实际女主。
威太后更喜欢她的幼子长安君,这是赵国上下皆知的事情;对此,长安君和他的两位哥哥,赵王丹、庐陵君的心中,也是明了的很。三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因为父王赵何临终前为赵国的将来而布下权益之策,变得十分微妙。
赵王丹,也就是后来的赵孝成王,虽然坐上了王位,可是他却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生怕有朝一日被自己的母后从王台上拉下来,为弟弟取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