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原来今昔是此年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1章 原来今昔是此年 (第2/3页)

   自视才高的长安君则是四处走动,为得到赵王的大位到处活动,逢人便宣传:王位当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为能者居之”云云――当然,他所强调的主要是后面两句。



    最没有机会当上赵王的庐陵君,则是不时地挑唆年青气盛的弟弟,从他的王兄与君弟的身上渔利;而他站在他的背后的那个人,则是他的叔父平原君赵胜。



    至于平原君赵胜为什么支持侄儿庐陵君,原因也不外乎两点。



    一是因为平原君的私心:庐陵君的处境和三十多年前的他很是相似。同样是因为不是长子,又怀才不遇,没有机会得到王位;同样是夹在两个优势明显的王兄王弟之间,不被父王母后看重,甚至是有几分遗弃之心――这些,让平原君和庐陵君叔侄之间产生了相惜相怜之情。



    二是出于平原君的个人野心。赵王丹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也不是昏庸之辈,不是那么好驾驭;而长安君更是个心高气傲的主,一旦有机会登上大位,必定会剪除像他这样的王亲老臣的势力――更是不可取。要说才能,庐陵君与赵王丹在伯仲之间,且在朝中没有多大势力,是最好控制的人――一旦平庸之辈的庐陵君成了赵国的君王,又是自己扶植起来的,将来赵国的天下不是任由他平原君赵胜呼风唤雨才怪!



    于是,在马服君赵奢死后,成为赵国宗族势力当仁不让之首脑的平原君赵胜把“宝”,压在了庐陵君身上。他在私下告诫庐陵君道:韬光晦迹,以静制动,让你的哥哥和弟弟为了王位去争吧,到最后,你才是笑得最高兴的人。



    “大公子,别动……”小珠一面轻声“斥责”赵括,一面将赵括的头扶正,方便她梳理。



    胡乱吃下一些肉汁、粟粥之类的食物之后,赵括便在小珠的帮助之下梳洗打扮起来;他准备立刻就去拜访平原君赵胜,劝他改支持庐陵君为支持赵王丹。这样一来,便可断绝了庐陵君和长安君的野心。



    赵括默默不语,任凭身为琬儿仕女的小珠摆弄着自己的头发。他的双眼直直地看着因为长期不用而没有打磨的铜镜,思量着怎样说服那个老谋深算的堂兄赵胜。



    “不好办啊!那个老狐狸摆明了就是想要借机扩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赵括微微摇了摇头。他感慨自己虽然从梦中看到赵国的这场政治危急最后是化解了;可是其中细节,却是他的梦境中所没有的,而自己在这场危急中的作为如何,更是不得而知。



    “既要将危急化于无形之中,又不能得罪一方,真是不好办啊!”赵括刚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