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论大道而揽大贤 (第2/3页)
正的道家之地那般放得下身外之物,心中始终牵挂着宣扬自家学法,好流芳百世的私心啊!哈哈哈……”听赵括这么一说,荀子似乎忽然领悟了什么,面容松弛,豁然而笑。
“不瞒马服子说,老夫是看不惯齐国稷下学宫那种拘泥于礼教的腐儒之象,还有那些云游齐鲁的道人方士的散漫形骸――索幸辞去学宫祭酒之职,效仿先贤孔子,周游列国!”荀子轻声笑了笑,显示出本不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应有的腼腆,却又显出了他那份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道家之色。
“老师也要像孔子那般周游列国,宣扬自家学说?”赵括知道孔子当年周游列国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出任一国高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现在他听荀子这么一说,心中又起了收纳其为家臣,或者举荐其为赵国官员的心思。
“马服子之说,真是折煞老夫了!老夫虽然自比‘先生’,可还是时时感到自己学问不够,不能如孔子一般传教说道――我想先去西秦,考察那个商秧传下的法家之术!”荀子摇了摇手,作出自谦虚的样子。
“去秦国学法家之术――老师,您是放弃儒道之说了?”听荀子这么一说,赵括忽然想起荀子虽然师出于儒家,后来却教出了李斯、韩非这两个法家大师。
“儒、道两家之说,虽互有攻诘矛盾,可它们都是行的王道,在天下太平之时,是最好的治国之说。可如今是乱世,在这乱世之中,最强的国家却是行兵家、法家之学的秦赵两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吧。而兵、法之说,行的是霸道――老夫是去秦邦学习霸道之说的。”荀子如是说道,苍老而清亮眼中充满着求知和朝圣者的渴望之光。
“王道只论是非,而不重成败;霸道只知成败,而不故是非――二者不可取啊!”赵括在梦中早已经知道,如果秦得天下,只知用霸道治国,不过十来年便亡了国。
“如果二者兼而取其精华……”赵括喃喃道。
“兼王道、霸道二者之精华而取――那便是帝道了!”听到赵括的低声细语,荀子忽然像是遇到了知音,陡然将身子前倾,不知是对赵括,还是天地,行了顿首叩头的大礼。
当今贤士、桃李满天下的“老师”荀子,当着街上众人,忽然对自己施以如此之重的礼节,赵括自然是诚惶诚恐。他连忙将荀子扶起,连声说道:“老师……先生这是为何啊!”
荀子直起身来,一脸肃穆道:“以马服子的大公子之盛名,当然只能与老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