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银月寒光照铁衣 (第1/3页)
第二百三十八章银月寒光照铁衣
“怎么?怕了?”透过闪烁的星光李牧看着五原城尉那张有些僵硬的脸,明知故问道。
“不……不是的将军,寒冬虽过,春风未至,天冷……夜寒……所以……”从此处的地理位置、大军前进的方向,还有那巧然无声的秘密夜行,城尉已经判断出李牧是要把队伍拉到秦地,至于李牧要做,城尉不敢多想了。
“那就好……趁着现在月黑星少,风静云密,快走吧,要是在这里就被秦国边军发现了,那咱们这趟辛苦可就是白撘上了!”李牧笑了笑,压着声儿,故做神密,对城尉半遮半掩地说出大军将要进行的军事行动。
“秦……”城尉终于从李牧的耳中亲耳听到了那个在他的心中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的字眼,他不由自主地重复了李牧口中那一整句话中的一个字,瞬息之后,他回过神来,急问道:“我们真的要与秦人……”
就要城尉想说这是破坏秦赵同盟,将要担上大罪责之类的话语说出口之前,李牧却是料到了词匮言乏的城尉会说些东西,抢在他张口之间,就把话儿说了出来。
“只许秦人攻我赵城,就不许我们赵军下一座秦城了?再说了这回义渠戎人胆敢攻入我境.....都尉你也不是无知妇人,自然知道这背后面,定是有秦国君臣做的一些不为人耻的小把戏?”说着,李牧又向城尉大略说起了秦国逼迫戎人北犯云中之事。 却没有再向城尉解释他为何要攻击隔山打牛,绕开夹在秦赵之间地戎人,引兵攻入秦地,只是笑笑再道:“既然我们秦赵两国本就是兄弟之国,这“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军现在不过是到秦国去走亲戚,把秦人这么多个来给我们的东西。 还给他们一点子罢了!只可惜了,我只是名俾将军。 收中能拿得出手着东西太少了......”
“是……是的,将军!”等到城尉听完李牧之话,再回话之时,他已经牵着座骑,喃喃而言地走到数步之外,与另一名部下攀谈上了。
在看到秦国边墙长城所带来的震颤与惊慌之后,城尉还是表现出了一个以尚武好勇而闻名天下的赵国武者应有的镇定。 他强忍着内心深处对秦国虎狼之师的天然畏惧,虽然面容僵直,不那么好看,却还算是没有表现得太过窝囊,更没有胡言乱语。
片刻地惊诧之后,城尉那想象能力贫乏的脑子不停开动着,虽然不会臆测李牧要拉着大军去投秦之类地异想天开之事,但也能猜出来多少――李牧八成是要对秦人下黑手了。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出李牧为放着当前大敌义渠戎人不去打。 而要去攻击同样是与戎人为敌的秦人,而秦人在名义上还是赵人的同盟,是兄弟之国。
城尉明明自知自己并非是理亏词穷,可他望着李牧渐行渐远的身影,要说冲上去,对他说上些。 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具体要说哪些话,于是他也就只好把嘴巴一张,愣愣的杵在狭窄的山道一边儿,看着兵士们从他的眼前闪过。
虽说城尉知道秦人也不是好东西,三天两头地在秦赵边界上与赵人生出事端,但“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样简单的道理,他还是多少明白一点的;他心中狐疑着,感到李牧正在实施着最他担忧的冒险行动――要把他们五原的弟兄们送到死地去。
李牧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只是他知道现在做地可能还远远不够。 还不能让那些从五原借来的云中兵与他们这些惯于征战的雁门骑军同心同德。 共击敌军――虽然把他们推向背险一战之地,虽然在路上以《无衣》激励他们。 可是从城尉那张表情异常的脸上,李牧还是看到了五原兵士们的那一份隐藏在心底里的“二心”。
与城尉半醒半昏不同,李牧更是知道那份“二心”意味着,现在他们地军队是在敌方的领土之上行动,而且大有孤军深入之嫌,如果临战之时,五原兵士们临阵退缩不前,甚至于临阵逃亡――即是一开始是一两个胆小兵士的个人行为,也更可能引起全体五原兵士们的集体恐慌、接着是集体溃退,再之后是他们雁门军的孤军奋战,甚至于被秦人包围,歼灭……
“接下来怎么办?”在这寒夜空山的急行军中,李牧与五原城尉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两人只是一个想得是怎么留住人马、稳定军心――如此才好完成他定下的作战计划,进而以一两场小战来改变云中整体的战略态势;而另一个想的是怎么保全他自己与众袍泽地性命――当然,最好是能够一仗不打,就此抽身,回到相对安全地五原城去。 。
眼前的夜路难行,可李牧却对无心留意脚下地湿滑,更对可能发生失足滑倒无所顾忌。 对于完他来说,如何使五原兵士们在将要发生的战斗中发挥其战力,成为他的雁门骑兵们的最好助手,而不是充当绊马脚,扯后腿的角色,才是更为紧迫的问题。
而对这个即待处理,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李牧却不能向当下行在山腰险道上一般信步自若了。 一边走,他一边思考着,想要找出解决之法――因为大军已经过了秦国边墙,现在要想再回头转身,北归面去,已经有一点晚了。
虽然李牧心中是想把兵士们拉到死战之地,让他们知险而勇,可是他也知道部下们的心思,就向这漫漫夜路一般,虽然大家都知道再向前进,就能看到光明与希望,可是周围的一遍暗淡之色。 却让众人心神不安,而远处如墨漆黑地山峰岭脊更让大家联想到四下皆是吃人的巨兽――于是众兵心中更是寒意深深了。
“如果现在能找起火把,把前路照得亮堂堂的,那就好了!”李牧心中想着。 其实就着淡淡的星光,众兵也能看清脚下的崎岖不平的山路,全然没有明火直仗的必要――因为那样,反而回暴露自己。 使秦军地望楼、哨台发现自己;可是人在内心深处,总是恐惧黑暗。 渴望光明的,尤其是在前途未卜,不知将来祸福地时候,那就更需要一柄明火照在眼前。
暗夜中的光亮不光是为了照明,更是照亮心灵,使行者不在无尽的黑暗之中迷失自己的心神,更不使其身心受到侵蚀。 可是眼下。 李牧却做不到给与他的兵士以光明与希望。
“在杨柳小城之时,五原一带兵士们的素质我可是亲眼所见,他们个个都是精壮的战士,却有一些柔弱之气。 不过那是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