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银月寒光照铁衣 (第3/3页)
有那种为全军充当前锋,披荆斩棘,打开敌阵缺口的本事,就以五原兵们现在这种自信不信,“心怀二志”的心理素质,就不能面对那些以虎狼之名威震天下的秦人兵马――虽说秦军也与赵军一样,军中有优有劣,可是面对两国交战,赵负多于胜的战绩,连李牧本人都要低头汗颜,对秦军提起一百个小心,就更不要说在他眼中有几分懦弱之气的五原兵了。
要是真到了战场之上,五原兵士们发现自己被夹在雁门军与秦军之间,难保他们不会一个腿软,把头一扭,反冲向赵阵――不要说雁门军无心督战了,两千五原骑兵逆向冲来,那是多大地冲击力。 雁门地老兵勇士们可能还来不急砍下两颗自家兄弟的人头震住阵脚,恐怕先就被惊恐万蹉状地五原兵们把阵给冲散了……
“得不偿失,不如不做!五原兵是自家兄弟,又无做奸犯苛的劣迹,不能当做陷队之士姑且不说,就算是真用陷队营冲击敌军阵线,也不会用上全军一半的人马!”李牧再次把头一摇。 虽然他不过是想把五原兵放在阵前充作前锋,可是在不自觉之间。 他也顺着众人的思路,把五原兵想成了陷队之士。
“可是当前五原兵的近况,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冲杀在阵前!”李牧看了看从身边行过地五原兵士,个个低头缓行,虽不是垂头丧气,却已有了不战先输气的征兆,于是再次确认道。
“不行。 不能不做点了……”李牧看着在月光掩映之下,众兵那一水儿地铁青面容,虽是夜冷月寒,也不尤得心如火烧,原本想在今夜就当个甩手掌柜的他,只好改变初衷,决定多少做点了。
李牧先向前方望去,只见大军所行之处。 地势已经平缓了许多,再回头看看身后,又前身后黛黑如墨的青山已渐行渐远,就要消失在夜幕之中,他那颗被紧张的气氛而压抑的心也舒畅了许多。
李牧深吸了口气,又一次环视四下。 借着月光星辉辨识着地理,观察着周围冬夜寒月中的大地。 放眼看出只见很远的地方,才有寥寥数点灯火在天地之间模糊地闪动着。
“果然,秦国上郡虽与我云中边郡相隔不下百多里,却也如我云中一样,是地广人稀的新郡――这里便是前日多与我们交手义渠戎人的故乡了…….
义渠戎人,匈奴之别部――对他们的战法,我也多少有几分了解,而我军更是长年与匈奴游骑周旋于雁门南北……
今个儿可好了,我们却也成了偷偷摸过秦国边墙。 如那义渠、匈奴横行于我赵境一样。 也要在秦地闹上这么一遭。 既然是学人家游牧骑兵的战法,那我们何不索性多学点。 学像一点。 也学他们,不时留下痕迹,让你知道他在你的地盘之上,却又找不到他具体会在何处,搞得你抓耳挠腮,不知是守是攻。
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战法,把我们的边郡闹得不得安宁,我们还没有好法子对付――想来秦人也不会比我们好得了多少,要不然前些年那义渠戎人地戎王怎么可能出入秦宫,把秦国的那宣太后都睡了呢!
如今我等引兵入秦,不如也学着戎兵胡骑的样子,给他们来上这么一手!”李牧如此想着。 与赵国那些不屑于游牧骑兵战术的将领不同,李牧在实战中充分的了解与领悟到了他的敌人战法地精妙之处。
赵国不少将领时常把义渠戎人被秦人打败的事例做为攻击赵国边军无能的令箭,他们认为既然秦军能够把义渠戎人的势力赶出关中,那么不弱于秦军的赵国边军就应当有能力把为祸北方的匈奴等部抵挡在边墙长城之北。 可是他们却没有看到义渠戎人的失败正是因为没有恪守游牧民族的战术,戎人图慕中原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放弃了很多牧人的本领,再加上戎王首先被杀,群人无首,才遭来了失败。
而戎人虽被秦人彻底打败,却没有沦落到“亡国”地地步,这正是他们在失去了原有地优越生活之后,又重新拾回了一些他们祖先的旧业,才得以生存下来,甚至是有了北上攻赵地余力――这便是李牧这些日子里对义渠戎人之所以能以大败之势,强攻赵国的一些看法。
实事摆在这位年青的将军面前,尤不得他这名身于前线,身系数千袍泽、过万边民之安危的指挥官多多思量。 经过多次战斗,他终于从潜移默化中的学习、使用游牧骑兵的战术战法,变成有意识的将这些与游牧骑兵对抗时所学到的兵学实例活学活用,用来对付自己的敌人。
“我们是来做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的强盗之事,没的必要过分的藏着――只要翻过了人家的院墙,那么偷儿也就当完了。 现在正是大步向前,踹开门户的时候!”李牧现在的心中也学上的游牧之族劫掠中原的心态――只是那些牧人是为了财而劫杀,而他李却是为了实现更为宏大的战略目的而攻地拔寨;做徒弟的李牧果然是出手不凡,志在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是思考了一下,李牧便下令骑兵们重新骑上战马,准备再行军数十里,趁着月朗星稀,天色未明的机会在前方找处林密草高之地,把大军隐没起来,一是吃喝休息,解一解这一路上的人马困乏,二来如果让秦军发现他们半点踪迹,也不用怕,正好使其上窜下跳,耗力去寻他们――说不定还能让不明虚实的秦国边城守军调动出来,使其城中空虚,正好让李牧掏了空巢。
“兄弟们,加把劲儿,咱们再行了十来里便停下来饮马吃食,然后就着大白天的暖阳,暖哄哄地睡上一觉,说不定还能做上个白日美梦,梦到当了个财主娶了婆娘的――这一睡来了,精神头足了,再策马扬鞭,引弓拉弦,把战功一立,还就真的美梦得圆,当了财主娶了婆娘了!”李牧选择了一处土包,驻马而立,向众兵说道。
当财主娶婆娘――这回没有慷慨激昂的说词,更没有雄壮如洪的引项高歌,李牧所抛出的却是一件件甜人心头的实利,不由的让众兵心中一暖。
声尤在耳,无论是雁门军还是五原的云中军,他们再抬头看着李牧,只看他们的将军一身战甲皆裹在银辉之中。
铁衣如镜,这件赵括所制的胸甲战衣披在他所选拔的战将李牧身上,反射着道道银月之光,月光虽寒,却更明亮,直照得众兵眼前一明,心中透亮,更是照明了兵士们前进的道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