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九章 破敌屠城亦有义(上)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三十九章 破敌屠城亦有义(上) (第3/3页)

    “将军想要做……是说攻入城中之后!”城尉看着李牧这眼神,心中更虚了。

    “屠城!”李牧斩钉截铁地回了一句,“屠城”两个凶残无道的滴血之词,从他口中出来,却是轻描淡写;只是李牧那眼神稍稍晃动了一下,还是显出了说出此凶险之词的他的内心中的一丝挣扎。

    “屠……”城尉这回还真把舌头给咬了。  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  从李牧口中吐出了“屠城”这个词汇。

    虽说在这个时代,屠杀之事虽是屡见不鲜,可是屠城则不一样了,因为屠城往往是针对破城之后的城中百姓而言地屠戮。  在逐步走向文明的中原社会之中,在世人的眼中、列国舆论之中,犯下这种不仁大事之人,往往都会被认为是暴虐无道,为当世之人所唾弃,处在千夫所指之势。

    像秦之名将白起,斩魏韩之军不下数十万。  而被世人认为是英雄之举。  有盖世武功;可是白起一屠赵之光狼、又屠狼皋,则被认为是不仁不义之事――因为他是对已经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老弱妇孺动手。  说话不好听的,那是被武人不耻,为文人不屑之事,更是惹得血流成河,尸堆成山,史留骂名的万恶之事。

    “对,我说地屠,是屠城中之军,又没有说屠城中之民!”李牧进一步向城尉解释道。

    所谓屠城,其实多数时候是因为城中守军抵抗激励,发生了大规模的巷战;而在巷战之中,攻城方的兵卒往往不能辩明守方军民(其实战国之时,各国常备之军少之又少,发生战事,往往是组织城中国人为兵,只要有中有了兵械,即是是身无片甲,便被认为是兵),在杀红眼之时往往见兵就杀,见就砍,即是是守方放弃了武器,依然会继续杀戮一阵才会罢手――如果当职指挥官一时控制不好局面,就会成为惯性的屠城。

    当然,就以白起的屠城说来,以他白起的本事,自然不会控制不住他手下的军队,他的屠城可是另有目的。

    除了因为白起攻打赵城之时,赵国守军抵抗强烈导致,他的兵士死伤惨重,等到他攻破城郭之时,需要报复性杀些赵人,来平息军中之怒外,更有更深之意――他地屠城之道充满着更多地理性思考,皆是为了达到他的军事目地,甚至是秦国君王的战略目的。

    对于在天下四处征战,不时需要跨越国境,甚至是借他国之道作战的秦军来说,后勤补给是很大的问题,因粮于敌,自然是少减轻自己后勤辎重压力的重要方式。  可是随着这种战术的多次运用,被秦人攻击的各国,也学会了坚壁清野的战法来与之对抗。  为了以战养战,秦军只好用屠城的法子,从敌方的城池之中获得补给――顺便还要以通过这种完全释放兵卒兽性的方式,提高远征在外的将士的士气。

    “次番我军皆是骑兵,又是轻骑简重而进,如果不在此秦国小城之中获取一点补给,我们只怕是要饿肚子了――要是我军这么一仗不打地,肚子咕咕做响到又这么跑回去,那不是让天下人看我们的笑话吗?

    咱们不过是学着人家秦国的大杀神白起那样,杀了城中秦军,好从他们的粮仓库房之中弄点吃食,然后再把不能带走的全烧了――把这一城百姓抛给秦军,让他们的一张张活口,消耗秦国的军粮去。  ”李牧很显然是学到了白起以屠城御军之术的精华所在。

    “屠城,非杀光其民……将军真是……”城尉口中想说李牧大仁大义,饶过城中之民,可是又知李牧所举,也是要做杀人屠城事,实在与“仁义”两字太不相符,而且比起白起屠城以养战来,李牧的“屠城”,还要再消耗使敌方消耗更多的粮秣辎重于敌方百姓,这未免太过阴毒了一点――秦人不分粮救民,就会失了一地民心,如果分粮又会加重后勤压力,更分散兵力护卫粮道。  自然的,用来对付李牧骑军的兵力也就更少了。  一个一石三鸟之计,一个两难的选择便在李牧这“屠城”之说之间,轮廓浮现。

    这回城尉算是知道了为要让他的五原兵守信城门,而亲自引着更有作战经验的雁门骑兵屠尽城中秦兵了。  城尉从李牧“屠军而不屠民”的思路想去,便可以想像到这次的屠城可是一个技术活计。  要想肃清潜藏在民居之中的残留秦兵,根除遭受被这些偷袭的隐患,还要分出军民,尽量少杀无辜之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自然不是他们这些没有打过两场大仗,见了血都有点晕的五原青头兵们所做得下来的事情。

    “你要记得了,待我部攻入城后,秦军必然全力抵挡,于是……”李牧再向城尉下令道。

    “将军是要我们五原兵趁着秦人全力抵抗雁门军时,攻击此城城郭,把全城军民团团围困在城中!”城尉不笨,把两臂一伸,做出双臂相拥的样子。

    “对,我正是此意!”李牧见城尉与他心意已通,便点了点头,报之以示好的一笑。

    “将军,在下明白了!”不知怎么的,城尉再看李牧之笑,此时虽是朝阳初上,大地回暖,却怎么也感不到一丝温暖,礼节性地向李牧拱手之时,居然打了个寒颤。

    “好好好……反正现在太阳也出来了,你已把我叫醒了――正好,就着这一份精神头,我立刻按排人马埋伏到秦城之前!呵呵,你倒是好了,倒可以在这儿晒着暖阳睡大觉了――劳苦之人还是我李牧……”李牧也不含糊,在调笑之间,解决了城尉心中之虑,又说出心中谋略,并开始作手依心中所计,实施“屠城之计”。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