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名臣李斯初展露(上) (第1/3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名臣李斯初展露(上)
“只是可惜李牧没能拿下秦国上城――那可是上郡郡治所在,如能攻下,定能使我赵军威震一时,一扫多年来与秦军大战而不胜的败绩!”已经被赵括新自送到了门外,只等马弁小卒牵来座骑的功夫,庞援还是忘不了提示后生兼上峰的赵括一下:李牧可是难得的将才啊,大公子你可要好生用他,提拔他啊。
老将军心中有数,知道当前赵国名将齐集,有廉颇、田单这样的当世名将肱骨朝堂,自然是不怕强秦、匈奴之流;可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又会怎么样?
廉颇与自己一样,不过是不知何时就要去见列祖列宗的老朽,而田单虽正值壮年,再过十来年必成顶梁支柱,可他毕竟是齐国客卿,一个外臣,能做到忠于威太后已经算是不错了,根本不要奢望他会真心为赵国谋长远之计。 当下赵国年青一辈之中,有成国之良将之势的人物,也不过赵括、乐乘两人;赵括是宗室是王家远亲,碍于身份,将来定会出将入相,被赵王架空兵权;而乐乘又与燕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庞援看来,赵国要想统一天下,第一个要动的强敌就是燕国――乐乘自然是不能用的。
就在赵国将材“枯竭”之季,赵括的几句“无心之言”,把还只是名小小的骑都尉的李牧带入了心忧国远的老将军的视野;又经过他的多次考察,还有数次实战地检验。 老将军也经认定李牧不光是赵国未来的名将,还有成长平衡赵国朝堂实力的第三方力量的可能。
自然的,庞老将军在赵括面前出舐犊情深的惜材之情的同时,又多了一份不为赵括所察地老臣谋国之意――甚至是说庞援现在为李牧谋的正是赵括之后,以马服家为代表地这一系赵国武将派别的首脑之位,虽然他的心中知道赵括所中意的接替人是如今因年少而不知是否成气的幼弟赵牧。
赵括只当庞老将军因为爱惜人材,又有一点年老好啰嗦的通病。 于是一边暗自笑老将老来还小,如小儿一般喜欢重复话语。 一边好意地安抚着老将,再做表白。
“庞伯父,其实李牧没有攻下上城来,对我赵国,对他自己倒未曾不是件好事――嘿嘿,如此对我赵括自然子不见得是坏事了!”赵括面色和悦而言道:“秦国就好比这一座庄园院落,那李牧就好比是一想要入秦家院子捞点好处的贼人。
如此比来。 上郡就是是秦国外院,那秦国地边墙就是院墙,而上郡各处边城,就是院内的栗树,那上城就是院中最显眼处种的镇宅柿子树……现在李贼曾着秦人主人修院墙的空档,闯了人家的空门,偷了人家的栗子――栗子于秦家是贱物,少了十斤也没有。 可是要是李贼再上树摘了人家的柿子,那可就是与人秦家主人叫板了,这不就成了逼着秦家要在外院之中放只恶狗吗?
好在,这李贼心中有数,给自己留了后手,没有动秦家的柿子;这样一来。 家里没有少地秦家人,也就懒得养恶狗,他李贼自然就好再来偷点栗子――这便是给了自己一个方便!”
“哈……这大好的奇袭之计到了大公子口中,却成了如此下作的偷儿伎俩!”见可能因为李牧袭秦而被邯郸的亲秦赵臣找麻烦的赵括说得如此轻松庞援便更没有话说了,只好陪笑两句。
“兵者诡道,奇袭作战更是诡秘得很,比成盗贼之事,也不是不可。 再说李牧没有攻下上城,而只是打下了一些小城小郭,也算是没有破了这么多年来秦赵无大战的惯例――不要说攻下上城了。 他还是拿下任何一座如五原城这种规模地边城――伯父。 你我两人都不好向朝廷交待。 好在李牧聪明,没有立这种‘惊天动地’的大功。 给才刚刚亲政的秦王留了些面子。
只要我们把秦国以邻为壑,驱赶义渠戎人进犯我赵国云中之事抖搂出来,便是给了朝廷一个交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