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名臣李斯初展露(上) (第2/3页)
,朝廷上也就好给秦国一个交待――这破坏那唬三岁小儿的‘秦赵兄弟之盟’的大罪自然就落不到咱们赵国这头,更落不到我们身上。
李牧这回好好收拾了一下张狂无忌的秦人,相信太后、王上嘴上不说,心中定是暗自叫好――这十来年里,秦国可没有少做屠我一两座边城,试探我赵国国策之事。 经李牧这么一闹腾,秦国自然知道我们不是好欺负的,如此,咱们秦赵边界上,少说也能安生上两三年时间了……”当说到两三年之时,赵括轻轻皱了下眉,隐隐想起些。
以当前情势分析下去,秦国可能在三两年时间里,不敢再直接在赵国身上动手,于是把目光转到了魏韩两国身上――历史虽然已经改变,却又像是在大河之中投下了两上枚石子,不过是打出了几个波澜,溅起了两点水花――秦攻韩国上党,而引发长平大战的历史事件还是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不经意之间,被赵括加速了。
“大公子在想?”发现赵括一时失语,庞援问道。
“不……我在想,在明面里,我自然是要做做表面文章,写点子公函斥责一下李牧,好给吃了哑吧亏的秦人看。 在私下里,我想,您要不要给那李牧带个言去,安抚一下咱们这位立了大功,又不可能得大赏俾将军……
这样吧,庞伯父,你就给李牧这毛小子带个话去:说我叫他放下心来,用心做事,将来定会前途无量。 ”不便对庞援言明心中所想,赵括临时找了个话由,回应道。
“如此甚好……就我见李牧这小子的第一眼。 他还是吵着嚷着要找人理论地主――这小子性子又野又烈,要不是有大公子事先说起,要我主意雁门军中有这号人物……就依我这老朽之人治军地法子,非要先仗打他二十军棍,杀杀他的威风再说。
现在大公子都要我带去这样地话了,想来他李牧再怎么愚直,也知道我们这些人的深意了!”庞援毫不掩饰他对李牧的“溺爱”之情。 他那被风霜战火吹燎地沟壑丛生的脸上,跃出如孩童般欢喜真诚地光。
“唉。 到底您老人家是我赵括的伯父,还是是那李牧地伯父啊!”眼见战马被牵到跟前,赵括又夸张的表情,做出很是嫉妒的样子,向老将没大没小,更无尊卑地肆意一句道,算是临别前的玩笑。
庞援跃身上马。 知道赵括又在调侃,也以武人所特有的粗犷方式对应一句:“我还不是在为你这好侄子多找个帮手啊――你小子还真是没有良心,暗说我偏向李牧小儿。 ”
“噗!”在两人爽朗地对笑一下,护行饯别之礼之后,赵括便立于门外,目送着庞援回营。
望着庞援回营的蹶尘,赵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之感;毕竟,如果历史依然。 那个发掘名将李牧,并入他结下知遇之情地人物,应当是赵括自己,可是现在,却成了庞援。
结识天下英雄贤能,与之对坐豪饮。 看着眼前的与长河落日,听着耳边的万壑松风,一面体会着万里河山的沧桑壮美,一面指点天下之事,本是赵括自小的夙愿;可是现在赵括所感到的,不过是案牍劳形与国之重担……为了生存,为了自己所珍爱的人事情物,赵括不得不屈服于现实,把那些少不经事进所发于心的烂漫天性,当成值得回味地晚夜美梦。
“也许完成了那场命中注定的大战之后。 我还有机会实现那个少时美梦吧!虽说现在我与李牧是隔了那么一层。 可将来一盏淳酒入喉,一肚衷肠道来。 我们未尝不能成为莫逆之交。 ”赵括心中想着,默默无语,把眼前渐渐消失的一骑蹶尘想成了红日西下,大漠孤烟的苍然美景。
***
送走了前来述职,捎带着叙旧“徇私”的庞援老将军,在短暂的轻松之后,赵括又不得不一身无奈地回到了机案之前,将因为战事而累积下来地公务一一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