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臣李斯初展露(中) (第3/3页)
缭子一赵括之言。 立刻两眼一圆。 又上嫉妒又是羡慕地表情立刻写上了他故做老沉地脸上。
“这责任是不是大了点……”缭子知道赵括所说的“桥梁”虽然是没有名份地虚职,更没有多少实权。 可是这看似无名无权的职业其作为之大,简直就是边地诸官,甚至是马服君这一系武将派系在赵廷中的代言人;更不说在这个任上的人物所能在朝中接下的多少善缘广路,为自己将来的仕途夯筑多么坚实的根基。
“是大了点儿……”缭子的一句带着眼红病的句,却提醒了赵括,在权力面前无论多么高尚的人物都难保不低头屈身,更何况是这个被后世之人指为与奸佞之辈同流合污,只手遮天的李斯李相爷。
“既然有了李相爷,我们就用吕相爷来至衡他……”赵括一手支在机上,一手摸了下额头,再次思考了起来,猛然想起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有了一条不公开的渠道与邯郸联系,传递一些私人信函――吕不韦不正是可是至衡李斯的好棋子吗,而且他现在无正式的官职,更好掌控。
“让咱们李师兄在明,那官商吕公在暗,让他一个打官腔,一个在下边活动,分了两人之权责不说,还使李斯不那么招摇,免得他被你这样的‘红眼野兔子’嫉妒,被小人暗中算计了!”赵括眼前一亮,目光炯炯,看着缭子。
“我就算是红眼兔子,那也是大公了家的红眼兔子……”缭子又是故作无耻,表了一忠心,然后再用他那阴谋论的眼光看了看赵括,问道:“你就不怕他人两人合流……那两口商人可是李师兄荐给你的人啊!”
对于缭子的李吕阴谋说,赵括不过是付之于一脸了之。 他知道李斯与吕不韦两人绝对不可能真正走到一起来。
他们两人都是有野心的角色,都渴望着手握权柄,可是他们野心的出发点却与那些贪图享乐的邯郸贵胄们大不一样。 吕不韦是耻于自己卑贱的商贾出身,想要留名史册,所以才生出了商而优则仕的心愿;而李斯一开初不过是为了权力而权力的官迷,可是在为仕途坦荡而全身心的求学过程中,也许是在荀子高尚的师道感召之下,生出了以实际行动弘扬稷下学派学说的宏愿――不经意之前,原本的官迷也就渐渐“高尚”了起来。
把这两个有各自理想,而不是一味求取功名的一代“名相”放在一起做事,便更不害怕他们两人会合谋做出有损于赵括自己的事情了――至于这两个人会不会相互肘制对方,赵括更是不担心,因为在那个已经不存在的将来之中,李斯与吕不韦便是以上下级关系共事与秦国朝堂之上――只不过这回他们同朝而仕的时间被大大提前了,而且朝廷也换成了赵廷,原本是上下级关系也被颠倒了一下。
“两位大秦名相,居然会在我赵廷供职,还同是我赵括的幕内之臣……历史真的改变了……”一想到原本会身处高位的吕不韦毕恭毕敬地对年纪小自己近十岁的李斯行下级礼仪,赵括不禁然恶意地偷笑了一下。
他这呡呡一笑,自然逃不过缭子那双贼精的眼睛。
“怎么大公子定下来了,就以李斯师兄为主,让吕不韦在旁协助,至衡?”缭子明言问道。
“对,就这么定了,明天把吕不韦找来,再与他商量一番,要他把我们这头的意思给李斯,还有邯郸城中的诸位大人们带到了!”赵括点头道。
“大公子兄弟,既然你主意已定,我就不打扰你公干了……”缭子机敏地察觉道赵括回答之时,眼角向是发出了邪光――他混身一颤,立刻想溜。
“回来,给我坐下……”赵括也不给他好脸,把一落木牍推到他面前:“你也要给我物尽其用……这一落,全是郡中诸官报上来的乡里野地的小事,你就看着办吧――平时不是老说我不给你找事儿做吗?现在,就看你小子的了!”
“大公子师兄,我不是物件……”缭子轻声抗议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