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八章 风云涌动向西南(上)  东周末年有战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八十八章 风云涌动向西南(上) (第3/3页)

快得很。

    才不过是与赵豹多交往两回,他便摸透了这个老臣脾气秉性,居然也会学着赵豹的口气,顺着赵豹的意思说两句口是心非地话,讨得其的认同与好感,进而方便自己在将来在朝上大展一番手脚。

    这有心人也也不只虞卿一人,在一边添油加醋的赵胜也不是省油有灯。  这头在与赵胜、虞卿共谋了一下大事,那头就向作起了小动作……

    他一回到平原君府上,立刻去信两封。  其一是写给赵括,向他说明朝中政局大要与上党之事,要赵括早做准备,也好给他们这些宗室长点脸面。  而第二封信就是写给小舅子信陵君魏无忌的。

    没有真正的政治头脑的他居然还是把写给赵括的信中内容照旧抄写了一份在白绢上,轻松地就把赵国的国策告诉了他自以为“不是外人”的当时风云人物魏无忌,最后还忘不了如对赵括一样,对魏无忌叮嘱两句:“心中有数,早做打算”。

    赵胜他还满心欢喜地指着自己先下手为强,从中调度“自家人”赵括与魏无忌,让他们带领着个自的救兵以应付亦真亦幻地赵国地不时之需,而自己便成了中兴赵国的救难大臣,声望日涨、风头更劲,最后成为左右赵国一切地无冕之王――倒了那时,那还用看建信君赵穆那个不男不女的宠臣脸色,强作有善与其联合……

    一想到这些,平原君赵胜不由地得意一笑,想着自己将来在赵廷从呼风唤雨的情形,甚至产生了自己的子孙取赵王丹而代之的妄念。

    可是赵胜却没有想到,随着他的这两封信函的发出,又把怎样的战云腥风引到了赵国的西南――将来的上党之役,长平之战便不光是被大大提前了的秦赵两国的战略大对决,更是中国加速统一与持续分裂的大转折!

    两骑飞尘一南一北,分别从平原君府后偏门齐齐而出,顿时掀起两股风尘,似乎正在向路上的行人宣示着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带着事关天下大势的信函。

    虽说是“私人信件”,可是却因为出自天下闻名的公子平原君赵胜之手,而使得一中上的关长、驿丞们不敢怠慢,众小官、末吏、役者皆使了把力,让这两封信函像是飞鸿又遇顺时风一般,很快就到了收到魏无忌与赵括。

    可是,先后收到信函的信陵君和马服君的心境却是大不一样,一个看过信后大呼“两强相争,我魏国翻身机会来了”,一个却说“大战在即,时不我待”……

    只是他们在感叹完毕之后,都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面向赵国的西南方,那一片叫做上党的山丘台塬。

    不论是谁,都也经预感到改变历史的时候就要来到,只是不知最后能在不日之后的一战中留下名字的人会是谁,又会留下怎么样的名声。

    之后,两人又是一阵气血上涌的激动。

    魏无忌所高兴的至秦国崛起于西方之后便衰落的魏国终于逮到了再次掌握自己国家命运的机会,却忘记了自己现在的地位已是岌岌可危,为自家君王所嫉,已经不可能再施展拳脚,大大地作为一番。

    而早就是成竹在心的赵括,却又因为战事的提前来到而揣揣不安不安起来――不是因为战争的进程将变得扑朔迷离,不可预测,而是由于,事情太过重大,已经超出大大了他个人的生死,家国的兴衰,乃至乡国的存亡,甚至于祖国、正在形成中的民族的未来……

    赵括虽然也经历了数场大小战事,得到了不少战争的经验,甚至看带生死的态度都有所改变,可是他毕竟还是不到而立的年青将帅,纵使知晓将来可能发生,却还是感到前所未有的重压已然实实在在的压到了的肩上,压得自己一时间无法适应,甚至乱了呼吸。

    赵括的血冷了下来,他开始思考要如何应对这才意料之中,同时又是突如其来的战事,如何改变原来的计略以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事。

    就在他全身心的投入这才变乱之中时,却没有注意到名冠天下的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这个本该在长平之战后,才进入战争大戏的重要角色却随同已经是如被大大提前的历史一起,像只饥饿的独狼,找到了久违的猎物,誓不放弃,又似猛虎一般,正蠢蠢欲动。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