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导游规范化服务流程五(2)  重生在港小小巡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38章 导游规范化服务流程五(2) (第3/3页)

布之一。风景区内瀑布成群,洞穴成串,峰峦叠翠,植被奇特,伏流、溶洞、石林、石壁、峡谷比比皆是,呈现出层次丰富的喀斯特山水琦旋风光。黄果树瀑布落差74米,宽81米,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对联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此乃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但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炕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碍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埠,竞使其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瀑布后的水帘洞相当绝妙,134米长的洞内有6个洞窟,5个洞厅,3个洞泉和1个洞内瀑布。潺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窟内观看洞外飞流直下的瀑布;每当日薄西山,凭窗眺望,犀牛潭里彩虹缭绕,云蒸霞蔚,苍山顶上排红一片,迷离变幻,这便是著名的“水帘洞内观日落”。

    黄果树附近奇峰林立,溶洞密布,河流纵横。方圆20公里内,分布着18个大小不同、姿态各异的瀑布群,即“九级十八瀑”。著名的有陡坡檐瀑布,螺丝滩瀑布,银练坠潭瀑布,星峡飞瀑,滴水滩瀑布等。较大的地面瀑布多达18处,地下瀑布14处,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是中外罕见的瀑布群。

    §§§第四节生物景观类

    景点导游服务要点地球上的生物界是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它们的活动和产物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为人类提供衣、食、住、行、医药和工业原料,同时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保持也有重要作用。

    生物类旅游资源是把生物资源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吸引旅游者、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旅游资源。

    动植物在风景区具有美化环境、装点山水、分隔空间、塑造意境的功能,并在维护大自然生态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讲解动植物景点,导游员一定要突出动植物科学研究价值,让讲解具有科普性;突出动植物景观的珍稀奇特性,使讲解具有吸引力;还要突出它的地域分布特征,引发人们的追逐奇特的游兴;更要突出景观的寓意美,让人们理解国花、市花等的象征意义。

    一、科普性世界上动植物资源

    种类繁多,并且动植物本身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标志。如大洋洲的低等哺乳动物鸭嘴兽、大袋鼠,植物中的纺锤树、猴面包树。我国特有的熊猫、金丝猴等。这些动植物资源要么向人们展示生物进化过程的梗概和脉络,要么反映着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变迁,要么向人们展示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要么昭示人们面对自己的破坏致使物种灭失时的无奈、哀怨和忧患。

    我国是动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有陆地脊椎动物约2000多种,占世界全部总数的10%;兽类420种,鸟类1166种,占世界的15.3%;两栖爬行类510种,占世界总数的8%。植物有32000多种,其中裸子植物240余种,占世界总量的30%;被子植物约25000种,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动植物科普方面的讲解还应包括:动、植物的分类、分布和作为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珍稀奇特性

    人们对动植物的关爱主要是喜欢动物形态、习性、繁殖、迁徙及活动的奇特性和逗乐性,注目稀有的、稀少的,甚至濒于绝灭的物种。如台湾高雄的“蝴蝶山谷”和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广西的黑叶猴、武夷山的“角怪”、峨眉山的“弹琴蛙”等。关注植物中极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世刑七石植物”的手遗树种。如银杏、银杉、水杉、琪桐、水松、台湾松等都属于珍稀奇特性的资源。

    动植物的奇物还在宗教和图腾崇拜中,一些动植物成了人们尊崇的神灵。如科伦坡的神鸟,泰国之于神象,印度、尼泊尔之于神牛、神猴,菩提树之于佛教等都带有宗教性的神秘与奇特。

    三、地域分布特征

    动植物因气候带、海拔高低、降水量多少、山脉走向而形成丰富多样的分布特点。这些动植物以其形、色、声、香、古、幽、光、影、奇的景观特征展示着美,让人们欣赏动物中形体高大的象、棕熊,体态典雅华贵的长颈鹿,色彩斑斓的金丝猴、斑马、丹顶鹤、孔雀,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狗熊,动物歌唱家画眉、八哥。欣赏植物的花、果、叶、形。

    四、动植物寓意

    美观虎给人以王者风范,“沙模之舟”骆驼则给人吃苦、耐劳、坚韧的寓意。我国人民自古就有通过植物来寄托感情和理想的民族特性。如“岁寒三友”一松、竹、梅;“园中三杰”一玫瑰、蔷薇、月季;“花中囚友”一山茶、梅花、水仙、迎春;“花中四君子”一梅、兰、竹、菊。他们借苍松表示高洁、刚强、长寿;以梅表达坚骨、孤高;以茹表示洁身自好。人们更是评出传统十大名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或各城市都按寓意选定了自己的省区花和市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