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导游规范化服务流程五(2) (第2/3页)
冰磺物之间的凹地积水而形成的冰及磺湖,都叫做冰川湖(青藏高原上多此类湖泊)。因地表水或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解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湖泊,叫溶蚀湖(如贵州草海、石灰岩溶洞内的一些湖泊)。因风力作用形成的风成湖(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中的湖泊群)。此外,还有因人工建设而成的各种水库,也叫人工湖泊(三门峡水库、千岛湖等)。小规模的人工水库也叫堪塘。
按盐分的高低湖泊有淡水湖(鄙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微咸水湖、威水湖和盐湖(青藏察尔汗盐池是我国的干盐湖,亦称固体盐湖,青藏公路有一段便道过此湖,被称为“万丈盐桥勺。”
湖泊的排水功能也是划分的标准之一,按此标准有排水湖(淡水)和非排水湖(咸水)两大类湖泊。
另外,因为民族、地域和地方语言的差异,湖泊的称呼也千姿百态。内地多数汉族聚集区称为湖泊,太湖一带的人们称湖泊为荡、漾、塘;东北平原称泡子;内蒙古自治区称为诺尔津或海;新疆有称库尔、库勒的;西藏地区则称错或茶卡。
三、水体的景观功能
水和山一样,是构景的基本要素,水体景观给游人的审美功能主要包括形态美、影像美、声音美、色彩美、光象美、味美、功效美等。
形态美体现在水体以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有海洋汹涌澎湃壮阔的动态美和“欲把西湖比西子,谈妆浓抹总相宜”的湖泊犹如美女娇媚宁静的静态美,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垂直状和“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平面状。
影像美是指由于水体的清澈透明,在光线作用下,万物映人水中的奇妙景观。宋代菌北处士描写桂林山水诗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袁枚盛赞兴安江景致时分明是在写兴安江的白昼倒影: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声音美则是水体在内营力、外营力的作用下,或受坡度影响而流动时所发出的声音给人听觉的冲击所产生的美感。这应该是人们游览水体景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导游员应让游人昕涛声依旧,泉水叮咚,溪流潺潺,飞瀑轰鸣,湖水拍岸,感受或清越激扬,或清浊徐疾,或平静、或雄浑、或流畅、或高昂的节奏。让游人在观水体景观时去分辨瀑、溪、泉、潮带来的情与境。
色彩美是指透入水中的光线,受到水中浮悬物或水底沉积物以及水分子的选择吸收与选择散射的合并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给人以色彩美的享受。如九寨沟的五彩池、五花海和火花海等呈现的令人惊诧的多种色彩。光象美则是水体自身的运动在光线的作用下产生的美妙光学效果。如外滩的夜晚霓虹灯与黄浦江水辉映成趣,凭添溢色流光和浪漫的色彩。而水味美是指水质清冽甘甜,使水体成为酿酒、泡茶、饮料加工的理想水源。有的水体或饮、或浴、或医、或赏,有独特的功效而发挥出其功效美。
四、水体的风格迥异性
水体类型、自然组合条件、季节、气候等原因的不同,美的风格和具体内容也不同。要让游人懂得欣赏小水域的清秀,大湖泊的浩渺,秦皇岛潮水的温情和钱塘江潮沙的汹涌,欣赏黄河的源远流长,喜欢内陆河的难能可贵。
五、水体与自然、人文景观因素的配合
水体之美不仅源于各类水体景观本身,更在于它与各种造景因素的相互配合。既包括自然因素的地貌、动植物、天气、气候因素,也包括了人文因素中的建筑、历史和人类活动。
如水与地形配合,加上历代文人骚客游览的题记、遗传的诗句和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悬棺之谜结合起来构成的长江三峡景区就是最好的典范。行驶在长江之上,吟诵着“朝辞白帝彩云间”的千古绝唱,听人娓娓讲述白帝城托孤的三国故事,欣赏着两岸雄、奇、险、秀、幽的山体美景,小三峡惊现“两岸猿声啼不住”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状态。仰望悬棺,思索人们希求升天的轮回心理?看三峡库区沸腾的现代化建设场景,这种多种因素的天衣配合,怎不叫人兴叹呢?
又如扬州瘦西湖,本是瘦小清秀的水体为主要特征,乾隆南巡时,当地盐商在湖两岸竞相构建园林别第,形成了“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风景画廊。
水体导游词一例:黄果树瀑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
风景区内有雄奇壮阔的黄果树大瀑布中心区、石头寨景区、天星桥景区、滴水潭瀑布景区、坝陵河峡谷访古景区、郎宫景区。外围有关脚瀑布,犀牛洞、观音洞等独立景点。
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