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求援与为难 (第3/3页)
属的大学.政府只要一句话.再加上师生本身不愿意当亡国奴.为侵略军效力的想法.就能让这些大学搬家.
这些大学在美国教育部只是注册.管辖权都在各个基督教会的手中.那些基督教会一向视**为洪水猛兽.是绝对不会同意将大学搬迁到自己这里.只要美日之间不宣战.他们宁愿和日本人合作.也不会投靠自己这个**分子.
中央此次能从教会大学招收这么多的学生.已经是美国人开恩了.尽管这有些讽刺.但却是实情.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招收中国自己的大学毕业生.还要看美国人的脸色.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实.
而且日本人对这些大学监视的也异常的严密.动员一些教授和大学生來东北就已经不易.要是整体搬迁一所大学.恐怕行动再隐秘也逃不过日本人的嗅觉.日本人的特高科.可不是白给的.要是真的暴露了.今年再想行动就困难了.尤其是在美日关系严峻的现在.日本人恐怕对这些美国所属的教会大学.也视为眼中钉吧.
在杨震看來.只要美国人能同意自己秘密在其教会大学招收毕业生.同意有意愿的中国籍教授來东北.就已经很不错了.估计美国政府.也做了不少的工作.要是将这些大学.一股脑的搬迁过來.那是想也不要想.别说不允许神学院在根据地内招生.就是允许这帮花岗岩脑袋.也不会同意的.
中央的这个出发点虽然不错.但是却只是一个基本上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况且这些大学别说不可能搬迁过來.就是搬迁过來也是一个麻烦事.先不说江北的反应.就是自己管理起來也很困难.
总之.中央的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起來成功的希望却是基本沒有.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残酷.不过中央的这个主意虽说不能成功.但好赖几经努力.在美国方面的配合之下弄到了不少的人才.
要知道教会大学中最出名的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出名的可不仅仅是神学院.文理两个科目.同样是人才济济.从沦陷区招收的这两千多名应往届的理科毕业生.几乎可以说是留在沦陷区的教会大学去年理工科的所有毕业生.
等这批人再加上从国统区秘密动员的五六百去年毕业的学生抵达后.军区高等人才窘迫的局面.即将得到有效的缓解.所以对于熊大缜要求的二百名专家.杨震倒是不可置否.但一千名的中学毕业生的要求.却是让杨震相当的为难.
要是搁在后世.说为需要一千名学历仅仅是中学的人.还相当的为难.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但在眼下这就是现实.仅仅一千名中学毕业生.就让杨震这个东北地区的军事负责人感觉到很吃力.
这年头不是教育已经普及的后世.一千名中学生毕业生.别说一个县.就是几个县加在一起恐怕都不见得能凑出來.在各个军兵种都在向自己伸手要人的情况之下.自己上哪一下子给他去找这么多人去.
普遍义务教育制去年才开始实行.今年各地初中的毕业人数除了继续升学的之外.各军兵种和各地方部门都在眼巴巴的盼着.一下子调拨给他一千名中学毕业生.至少在中央答应的那三千人到了之前.杨震实在有些拿不出手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