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 辽东王 (第3/3页)
们也是有了这么多的银子,是不是可以实行你说的下一步的计划了”朱宪炽止住了放肆的举动,恢复了平静的神态使人觉得跟刚刚那个蒟蒻疯狂的人不是同一个人。对着下首那人也是颇为尊敬。
“王爷,现在我们确实有了点积累,但是要是真的开始扶持那些盟友的话,这点的银子只怕还是不够的。”被称为平川先生的人,也就是辽王的幕僚和智囊----严行詹,对于自己一方的实力和财力他还是比较的了解的,所以打住了王爷的冒险行动,开始设置障碍。
“本王就是听不得这句话,又是等等等的,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这都过去快十年了,本王还有几个十年能够等的及的”朱宪炽听到自己倚为泰柱的谋士如此的说,登时就沉不住气来,大声的嚷嚷道。
这里深处辽东腹地,离着京城十万八千里远,就是东厂、锦衣卫的人也是不愿再这个地方布置眼线的,在自己的家里想说什么样的话都是没有什么顾忌的,就是大声的讨论谋反的事情又有谁能够把消息传的出去。虽说辽王朱宪炽本就是一个骄奢淫逸之人,但是对待自己府中人还是不错的,也是没有人敢于背叛王爷,况且在房子四周的都是朱宪炽的亲信之人,是绝对的信得过的。
“王爷”严行詹的言语中多了几分急切,看到王爷有开始有暴躁的倾向,忍不住大声的呼喝。
“王爷,这十年都是忍得下来了,有何必在乎这一时半会的呢恕属下斗胆直言了,现如今的大明朝廷已然是外强中干的了,别看朝廷的军队在辽东一地拥兵数十万,可是真正能够打的也就是李屠夫手下的辽东兵。如今的大明朝卫所军已经是不堪使用,边军也是欠银欠饷的,官兵皆无战意,在加上现在关内的各种灾害不断,朝廷财政恶化已经是入不敷出了,不消几年必定是民怨四起。到时候就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只要王爷忍得几时积蓄力量,时机一成熟必能够据辽东而窥关内。”
“王爷切忌焦躁,我们现在要的是忍”说完严行詹用一种殷切的眼神看着辽王朱宪炽。
听了这一番话后,朱宪炽也就冷静了下来。虽说辽王是一个喜欢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做事也是经常的肆意妄为,但是不能就表明朱宪炽是没有大局观的人,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能够审时度势看清自己的。所以当自己最信任的幕僚和心腹严行詹的一番话之后,朱宪炽内心的那股子焦躁的情绪也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
“先生勿怪本王,只是最近一连串的好消息让本王失去了理智,变得不够冷静了,还请先生能够时时的在一旁提醒本王”说完朱宪炽对着严行詹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爷切莫折杀于我,时时在王爷身旁提醒是属下的责任,因为属下正是要助王爷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对于王爷的折节,严行詹多少还是有些诚惶诚恐的,忙不迭起身相对。
“都是自己人,平川先生就不要客套了,你的大才本王是很佩服的。要不是你我辽王府这几年何来的如此风光,这一切皆由先生所赐,本王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够忘记的。”
这严行詹说来也是颇有几分才干,想当初此人流落辽东生活困苦不堪,就是辽王多看在景王的面子上才接入府中做了个下人。没有过多久这严行詹就显示了自己的才华,辽王虽然是从荆州封地外迁至广宁府,但是也是没有多少的家底的,其他的大部分资财都是被兄弟们分去了,留在荆州辽王府的更是占了大部。在广宁,朱宪炽的辽王府也就是跟一般的辽东大商一个等级的,没有什么能够让那些辽东世家们依仗和投靠的资本的。而就是严行詹入辽王府之后,辽王府的声望和财政才渐渐的开始好转了起来。严行詹也就是凭着当年景王所留下来的人脉,和关内的一些大家有了联系,建立了一条经内地过海经金州、复州而来的走私线路。每年经过这条贸易路线的物资几乎是占了辽东一地的七八成以上,这种优势也是使得辽东的那些世家大族们渐渐地靠上了辽王府。正是有了这些百年大族的投靠,辽王府的声望和权威才在最近几年的辽东地区更加的显赫起来。也是凭着这种声望和财力,辽东地区大大小小的部落和势力才会聚集在辽王府的周围,这其中又是以建州右卫的指挥使王杲最为重要。可惜的是这王杲遇到了李屠夫李成梁,在这辽东的一亩三分地上和那李屠夫也是打得难解难分,这几年也是隐忍的下来再辽王的辽东走私路线中充当大当家的,和那些女真部落的交易几乎都是王杲的那个儿子阿台在处理的。而王杲的这条线正是当年严行詹单枪入会接下的,如今的辽王府也是享受了这平川先生的莫大好处。xh211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