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卜加劳铸炮厂 (第3/3页)
发数份,十数份其他文书以策万全,根本就不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一点。
而广东肇庆宽阔的大街上一座气派豪华的府邸,这里就是大明两广总督行辕所在地。
自嘉靖中后期沿海倭患严重,时任两广提督吴桂芳将总督署从广西梧州迁至肇庆,因当时广东惠州、潮州海寇猖獗。
自此后大明一朝,两广总督行辕就一直驻扎在此,清朝乾隆年间才又迁至广州。
此时庄严肃穆的大街上,一批驿马飞驰而来,让周围行人纷纷侧目。
带驿递到达衙署门前,驿差飞身下马,从背后取下竹筒,双手捧着就往总督行署小跑着走去。
他丢下的驿马,自有门前护卫牵引到一旁拴马桩上。
不多时,大明两广总督刘尧诲就收到京城来的加急旨意。
行署办公正堂,刘尧诲已经取出里面的文书,只是简单一瞥就眉头紧皱。
朝廷居然关注起壕镜事务,而且这次显然不同以往,是要重新确定香山县和壕镜的关系。
关键是,朝廷不止向他这里,还向在浙江的俞大猷下发旨意,让他派兵进驻壕镜。
刘尧诲字君纳,晚年自号凝斋,明湖广临武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先后授江西新喻县令,以治行高等调南京刑科给事中。
疏论御倭功罪,请撤提编法以解民困,揭发尚衣寺人冒滥等事,直言多忤权贵,罢官。
穆宗隆庆元年起,复为上海县同知,迁剑都御史,巡抚福建,复以御倭、平海寇功,进副都御史,调江西巡抚,万历八年升两广总督。
看到书案上还有魏广德的书信,刘尧诲拿起拆开仔细阅读。
好吧,他这才知道都是壕镜的卜加劳铸炮厂惹的祸。
倭人所用火炮,到底是不是那里铸造已经不重要,朝廷认为是,那就是一定是。
大明正在对倭国进行征剿,朝廷早有邸报发出,报复倭寇对东南沿海的袭扰,彻底铲除倭寇根源。
现在广东壕镜的夷人铸炮厂给倭人造炮,刘尧诲不由得浑身冷汗直冒。
朝廷真要较真,他也讨不到好去。
还好,早些年在江西,和魏广德续下香火情,才有这份书信。
“来人,准备车马,我们马上去广州。”
香山县隶属广州府,刘尧诲要先去广州,了解清楚这个卜加劳铸炮厂的情况再说。
卜加劳铸炮厂,是澳门最早由葡人经营的制造厂。
葡萄牙人在澳门留居后,为了安全防卫,陆续在澳门各险要点建筑炮台,扩大对火炮一类武器的需求。
明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铸炮专家伯多禄·卜加劳在西望洋山麓竹仔室村尾选择地点开设铸炮厂,由其本人亲任经理。
铸炮厂所需铜材大半购自日本,铁矿,硫磺之类则从邻近澳门的地区就地取材。
生产的大炮分铁炮及铜炮两种,铁炮始自华工,铜炮创自葡人。
铜炮射程远而且耐用,英,法战争时,英国名将克灵顿就曾使用该厂生产的铜炮在半岛战役中大显威力。
而在美国内战时期,也曾采购过该厂生产的火炮。
卜加劳的儿子在内港河边新街开办了万奴行,专门从事军火贸易。
因为卜加劳铸造的火炮威力惊人,火炮性能异常优异,其产品在东亚地区创下很大的声誉。
明末徐光启为应对辽东局势,就曾大量从这里采购火炮,并学会西洋火炮铸造之法,甚至连最初的炮手都是在这里进行培训。
这里,也曾经被葡萄牙人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铸炮工厂”。
而这次朝廷要出兵控制壕镜,无疑那些由葡萄牙人构筑的炮台就成为最大的障碍。
刘尧诲这个时候急急忙忙前往广州府,两件事儿都是魏广德书信里交代的。
第一,让所有在壕镜打工的明人立即撤离壕镜,第二就是开始对壕镜进行物资封锁,禁止粮食、药品等战略物资流入。
魏广德其实不担心水师的火炮打不过葡萄牙人,他们虽然厉害,但兵力不足,而且大明可能海陆同时进攻,让他们顾此失彼。
但这只是下策,最好还是让葡夷接受大明的命令。
为此,防止他们狗急跳墙,用明人做肉盾就是当务之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