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2章 进化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612章 进化 (第3/3页)

    十八级大庶长尚且如此,更低级的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六级大上造,自然是随着爵位变低、价格变低,而销量拔高。

    到最低一级的,二级上造,自太宗孝文皇帝输粟捐爵至今,短短二十多年时间,汉家便‘卖’出了上百万个!

    考虑到当今汉室,民满共不过五百万户,等于说是平均每五户人家,便有一户省吃俭用、砸锅卖铁,卖了个二级上造的爵位备用。

    当然了,这种文字游戏,太宗皇帝也只是玩儿了一次,就让天下人彻底免疫了。

    因为在输粟捐爵制度退出后不久,商人们都‘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爵位后,太宗皇帝在姗姗来迟的宣布:输粟捐爵买的爵位,仅授予虚爵。

    何谓虚爵?

    好比说,一级公士能有一间屋,二级上造能有一间二进屋——也就是两口屋;

    那么,输粟捐爵买来的二级上造,就享受不了上造爵位所带来的房舍、土地拥有资格上限。

    再比如,四级不更,能免除更役,八级公乘,能乘坐公用车马;

    但输粟捐爵买来的不更、公乘,也同样不享受这些福利。

    甚至于,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所能领取的俸禄,以及职务出缺时的自动候选资格,也同样将通过输粟捐爵获取的爵位排除在外。

    说白了,就是你的爵位,但凡是输粟捐爵买来的,无论你买的爵位有多大——二级上造也好,四级不更也罢,亦或八级公乘、九级公大夫,乃至十七级驷车庶长;

    只要是输粟捐爵买来的,那你享受到的爵位待遇,就依旧对应你原本的、通过军功渠道所获得爵位。

    你原本是公士,那你即便输粟捐爵,捐了个驷车庶长,你也依旧享受公士待遇——也就是没有待遇;

    你原本没爵位,倒是稍好些——只要输粟捐爵买了爵位,也同样能享受到公士待遇。

    虽然享受不到你所买的爵位等级对应的待遇,却也比没有爵位时要好多了。

    再然后,太宗皇帝又宣布:十八级大庶长、十七级驷车庶长,由于与宗庙、社稷息息相关(高级贵族、储备高级干部),故而,不再纳入输粟捐爵之列。

    输粟捐爵,以十六级大上造为上限。

    至于原先,花费上万石粮食,换取十八级大庶长、十七级驷车庶长之爵者,自动降为十六级大上造。

    差价不退。

    这么一搞,天下人才如梦方醒:哦~

    这么回事儿啊~

    还以为输粟捐爵,能买到如假包换的爵位呢;

    合着是只能用于抵罪,却根本无法提供社会地位的‘虚爵’啊?

    有了这个认识后,天下人——底层民众也好,商人阶级也罢,输粟捐爵的热情都稍有减退。

    却也只是‘稍有’。

    毕竟底层民众也好,商人群体也罢,买爵位,本就是为了抵罪用的。

    既然这所谓的‘虚爵’,也还是能用来抵罪,那买来,也依旧是有价值的。

    直到后来,太宗皇帝起了个头,动不动‘授天下民爵一级’,先孝景皇帝,以及当今刘荣又相继跟上,输粟捐爵制度,才终于名存实亡。

    ——还买个屁啊?

    皇帝老子隔三差五免费发,还花钱买,是不是傻?

    当然,还是那句话:商人群体,不享受任何政策福利,包括赐爵。

    所以,输粟捐爵制度至今都还存在,且隔三差五也依旧有商人去买。

    只是老牌商人早就买了,子孙后代也都能集成爵位;

    时至今日,还花大价钱输粟捐爵换爵位的,只有那些新冒头的商人。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人群体也开始‘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选择两条腿走路了。

    ——太宗皇帝输粟捐爵前,商人们只能官商勾结,找个当官儿的做靠山;

    输粟捐爵后,商人们就不再把希望寄托于官僚,而是买爵位保自己的平安。

    而现如今,商人们已经是一边攥着十五级、十六级的爵位,一边再另外找一个靠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