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3章 欺负人嘛这不是?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13章 欺负人嘛这不是? (第2/3页)

里,该维护的关系得维护好,该打点的关系得打点好。

    如若不然,真到了公卿职务出缺,你以为你在长安,离朝堂够‘近’,结果别人都把关系走到东宫太后,甚至当朝天子面前了,你就算是住在宣室正殿,那也是屁用没有。

    所以,为了担任公卿二千石职务,而留在长安的功侯贵族,其‘常居长安’所要承担的成本,绝不仅仅是普通的贵族,留在长安所需要承担的基础开销。

    而是除了一大家子,百十来号人的生存成本之外,还要数以倍计的人情往来、人脉维护成本。

    有志向的功侯如此,没志向、不奢望出任公卿的功侯贵族,也照样好不到哪儿去。

    因为过往数十年的岁月,将一个务必残酷的现实,摆在了所有功侯贵族的面前。

    ——祖宗恩泽,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始祖,也就是初代功侯有功于社稷,顶多只能保证二代功侯,能出任重臣二千石的职务。

    到了第三代,就要开始公事公办了。

    真有本事,哪怕不是功侯贵族三代子弟,也照样能做官做到二千石;

    没本事的,也几乎吃不到功侯后代的政治福利,只能守着彻侯封国食邑,坐吃山空。

    如果仅仅只是如此,那倒也罢了。

    ——如果仅仅只是无法出任重臣二千石,只能守着彻侯封国,度过枯燥而又乏味的奢靡贵族生活,倒也不失为一种惬意。

    可坏就坏在:过去这几十年,但凡是安于现状,甘愿离开长安回到封国,且碌碌无为、没有追求的贵族,几乎都已经断绝了家族传承。

    不是绝嗣国除,就是因罪失国!

    这就很恼火了。

    虽然那些绝嗣国除的贵族,并非某一代汉天子人为‘绝嗣’;

    虽然那些因罪失国的功侯,也不是被莫须有的罪名抄家灭族。

    但当尚存的功侯贵族们发现,在过去几十年间,回到关东封国‘躺平’的功侯贵族,八成都已经绝嗣除国、因罪失国,就很难不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功侯贵族离开长安,就是在告别贵族身份。

    离长安越远,离长安天子越远,就等于离汉家越远,离‘与国同休’的荣光越远。

    只有留在长安,离朝堂近一点、离天子近一点——尤其是离天子的‘心’近一点,在朝堂中枢保留一定的存在感,才有更大的机会避免被绝嗣除国、因罪失国等变故,而被汉家‘优化’。

    所以,即便没有出任公卿二千石的志向,功侯们也不得不常居长安,甚至违心的装出一副‘我也想争取出任公卿’的态度,以表明自己不是坐吃山空,躺平摆烂的国家蛀虫。

    这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出任公卿的打算,功侯们也同样得留在长安,付出家族留京的生活开支,以及本不必要的人脉维护、人情往来成本。

    ——就算这些人脉,无法帮助自己担任公卿,出将入相,也至少保证这些功侯家族,不至于被纳入‘优化’名单。

    以上种种,便导致了一种极为浮夸,极其违背后世人本能认知的情况,在当今汉室成为了现实。

    即:占据最高的社会地位、掌握最多的社会资源以及财富,并且拥有最为丰富的政治人脉的一批人,居然成了这个时代,最缺钱的一批人。

    说得再直白点就是:彻侯贵族,成了当今汉室最缺钱、最需要钱的人。

    底层民众缺钱,终归只是缺几个月的口粮,千儿八百钱的事儿;

    能搞定就能吃饱肚子,搞不定,也不过是吃几个月野菜,熬过去也就过去了。

    商人缺钱,也不过是却一点本金、资金流,搞定了能做大生意,搞不定,大不了今年少赚点,回头攒够了钱再做大生意。

    但彻侯贵族却不同。

    彻侯缺钱,那是真的马上就得解决,但凡解决不了,那就要得罪人!

    比如太后诞辰,功侯没钱送礼物,但凡最终没送成礼,那太后就要在心里默念一句:谁送了礼我不知道,谁没送我可是门儿清。

    更让功侯贵族们难受的是:他们,已经是这个时代最有钱、最富有的一批人了。

    没有人比他们更富有,也就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