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一十一章 将名震神京  红楼之扶摇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百一十一章 将名震神京 (第2/3页)

代交好,也都理智的闭上嘴巴。

    ……

    但在场的文官可不消停,许多人皆义愤填膺,纷纷出班上奏弹劾,齐国公陈翼治家无方,子弟泄露军机败军祸国。

    都察院雍州道七品御史孙守正,慨然出班弹劾上书,陈翼治家不严,私德有亏,子弟悖逆,祸国殃民,罪不容诛。

    残蒙侵占军囤,攻破宣府军镇,数万军民罹难,其祸源于陈瑞昌,陈翼何腆脸为伐蒙副帅都督,应着即革职查办。

    孙守正极其大胆的弹劾,即便方才弹劾陈翼的文官,都有些不由自主的噤声。

    因弹劾其过是应有之义,革除伐蒙军职涉军国大事,文官都不会轻易开口,圣上出言定夺才是,又何必牵扯太深。

    但早朝文武官员都知,都察院孙守正是出名刺头,当初春闱舞弊的大案,便是此人弹劾戳破,结果闹得天翻地覆。

    孙守正因此名声大噪,出名的敢说话,不怕死,什么娄子都敢捅,嘉昭帝特别嘉许,破格晋升,旁人都不敢惹他。

    此时见他开口就放炮,许多文官都理智的闭嘴,只在旁边静观其变,让孙大胆先冲杀一番,他们看情形再做打算。

    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显扬、副都御史刘宇清,见孙守正出口成章,不怕事大,都不由自主大皱眉头,各自都觉头痛。

    这次齐国公府如果不倒,必定要和都察院结下死仇,但圣上此时让大理寺当庭揭开此事,其中意思还不够明显吗?

    孙守正看似个愣头青,但真不是个傻瓜,怪不得能被圣上看中,周显扬和刘宇清对视一眼,也各自出班附议弹劾。

    在朝文武百官见都察院倾巢而出,弹劾奏请罢黜齐国公陈翼军职,金銮御座上的嘉昭帝虽沉吟不语,却毫无异言。

    能上早朝听政的文武官员,都是官场仕途翘楚,哪个都不是傻子,此时谁还看不出上意圣心何在,可都是白混了。

    于是很快便有文武官员,三三两两,先后出班附议都察院弹劾,早朝风云形势出奇的一致,源流共脉,和光同尘。

    ……

    但是这些之后出班附议的文武官员,其中心思却是各异,文官的目的还算明朗,自然想彰显自己与君王同心同念。

    部分武将的心思可就不太简单,因为附议弹劾罢免陈翼,就会空置出伐蒙副帅都督军职,许多武将都得一份机缘……

    御座上嘉昭帝冷眼俯视朝堂,目光锐利阴沉,似看透所有魑魅魍魉,嘴角微一牵动,透着若有若无的讥诮和不屑。

    说道:“陈瑞昌败军误国,陈翼已失其德,不宜再为伐蒙军副帅都督,朕准都察院和诸爱卿所奏,即日罢免其军职。

    只是北伐蒙近十万大军,副帅都督史鼎需坐镇神京,督师梁成宗需人辅佐,陈翼去职需人接替,诸位文武可有举荐?”

    嘉昭帝此言一出,在堂武将心中暗喜,文官们若有所思,只是过去稍许片刻,文武官员纷纷出班举荐副帅都督人选。

    被举荐之人有宿将勋贵,也有军中高官,总之都有相当根底,在军中皆有相当人脉,一旦就任多半有鸡犬升天之事。

    即便是早就有些寂寥的王子腾,因身为正二品京营节度使,居然也有武将出班举荐,让王子腾心中忍不住一阵狂喜……

    沉寂已久的赵王李重瑁,作为皇长子的尊贵身份,又是战功卓著知名武将,也有多名文武为其摇旗,纷纷上奏举荐。

    …………

    在朝官员之中,只有史鼎、顾言魁、王士伦、陈默等人无动于衷,冷眼旁观,似乎对官员蜂拥举荐之举,视而不见。

    昨日日落之前,城外传来军报,贾琮领四千火器骑兵,两千五军营弓手骑兵,围困瓦武镇,全歼两千残蒙留守精骑。

    消息传到宫中嘉昭帝大喜,不仅再召史鼎入宫,另又召兵部尚书顾延魁、吏部尚书陈默、大学士王士伦等入宫议事。

    所以他们几人早知事情根底,天子本就对四王八公旧勋厌弃隔阂,如今陈瑞昌泄密误国,圣上怎么会轻饶齐国公府。

    如果将齐国公陈翼涉事罢免,新任的伐蒙副帅都督,依旧是四万八公旧勋体系一员,对圣上来说岂不是换汤不换药。

    而方才文武官员所举荐人选,无不是军中资历深湛,且早有官位名望的宿将老人,几乎个个都和四王八公深有牵连。

    居然还有人举荐志大才疏,心思阴森狠厉,倚靠姻亲裙带牟取高位,将才匮乏的王子腾,更让史鼎等暗自嗤之以鼻。

    所以他们对文武官员心思炙热,纷纷举荐自己亲近之人为将,自然不会有丝毫掺和的兴趣,因为圣上其实早有谋断。

    ……

    史鼎见众文武官员踊跃举荐,但是嘉昭帝面无表情,不发一言,不置可否。

    便出班奏道:“圣上臣举荐威远伯贾琮,接替齐国公陈翼副帅都督之职,贾琮虽然年轻,但武略出众,乃一等将才。

    昨日他在城外以两千之军,迎战数万残蒙精骑,杀敌两千,全身而退,胆识过人,用兵如神,足以任副帅都督之职。”

    史鼎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哗然,贾琮这两年光彩耀眼,飞快速度崛起,战功封爵,春闱榜眼,一体双爵,盖于同伦。

    但是他即便再如此出彩,官场总归是排资论辈之地,为官不过三年,年不过十六,任命副帅都督,未免太惊世骇俗。

    但少数心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