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2章 传“教”于西  帝秦设计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82章 传“教”于西 (第2/3页)

代的生物水平,最终没设,只是在策问中加了些与生物有关的题。

    如今的咸阳大考正变得更规范,但不像后世的高考,更像公务员考试,只是没后世公务员考试那般折磨考生。

    当然,对这时代的人来说,咸阳大考还是挺折磨。

    “每科皆有试题,考生答对得分,打错不得,最终以考生所得分数排名,排名榜单会张贴于咸阳,因而在咸阳大考能够排于榜上也被称作‘榜上有名’,那些咸阳大考排名在前的贤才,会单独以姨丈金榜刻录其名,又称‘金榜题名’。”

    这是真.金榜题名,倒不是李念整出来的,而是始皇帝从李念那听到有“金榜题名”之说后主动搞的,目的自然是增加咸阳大考考生的荣誉感。

    始皇帝还定下规矩,每一届咸阳大考的金榜都会收藏于皇宫,第一届的考生本没有金榜,也被始皇给补上了。

    说到金榜时,王陵语气里很是羡慕,他也想参加一次咸阳大考,然后金榜之上有其名。

    欧西德穆斯一世等听到大秦以咸阳大考选才,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暗自皱眉,有人神色欣喜,但没人跳出来阻止王陵讲说。

    王陵继续道:“凡能入榜者,将会受陛下接见,陛下还会赐衣设宴,让其等跨马游于咸阳,有诗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咸阳花’。”

    说着,王陵更遗憾没能参加咸阳大考,中榜之后跨马游街。

    坐于王陵下首的郦食其则捻须微笑,他可是参加过咸阳大考,榜上有名,跨马游街过的,那是能让他记一辈子的荣耀之事!

    王陵在讲说时,一直在观察欧西德穆斯一世等人的神情,见有很多巴克特里亚大臣皱眉,便知道他给这些人讲了咸阳大考,这些人也不会借鉴学习。

    巴克特里亚很难弄出类似咸阳大考的选才考试。

    因为巴克特里亚的大臣几乎都出身于王公贵族,家世摆在那,只要能活着长大,权势地位自然而然会来,哪还需要去参加考试?

    而咸阳大考是让天下有才之士皆可去考,这意味着即便不是贵族,也可参加,那这些不是贵族的人要是参考被选中,岂不是在动他们的奶酪?

    他们傻了才会去整个类似咸阳大考的选才考试出来分自己的利益。

    这也是历史上,西方古代为什么没有科举制度的一大原因,他们不是不知道在东方那个大国有一种叫“科举”的选拔人才之法,而是他们抵制、不想弄。

    所以,王陵在讲咸阳大考时不怎么担心,他讲了,这帮人也学不了。

    那些神色欣喜的人也不是为平民贤才能参加咸阳大考而高兴,而是羡慕大秦对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的优待。

    东方那个神秘的秦国,真是个尊重学识、优待学者的国度,难怪那位秦国皇帝想要秦人人人皆为学者,他要建立的是一个学者之国,而那位李念王子应该是他的首席学者。

    欧西德穆斯一世笑道:“贵邦选才之法倒是有趣。”

    听了王陵话后,欧西德穆斯一世在心里快速琢磨了一番,那咸阳大考有利于选才,且能利于君王掌权,可惜在巴克特里亚实行不了,他要是敢实行,这王位只怕很难坐稳。

    他能反得了狄奥多图斯二世,自然也有人能反得了他!

    而且,巴克特里亚也没有实行的基础——没那么多读书识字的人。

    巴克特里亚读书识字有才干的人几乎都是贵族,这些人生来便要当官,并不需要咸阳大考这种途径。

    欧西德穆斯一世暗叹一声,站在作为君王的角度,他很想搞出一个巴克特里亚大考,可惜不行。

    欧西德穆斯一世又问道:“使者所言化学、物理,这是何物?”

    王陵笑道:“这是两门自然科学,阐述天地变化之道,像鸟为何飞于空中,鱼为何游于水底……”

    欧西德穆斯一世来了兴趣,追问道:“那贵邦可有答案?”

    王陵道:“这却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