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履新单位,这妥妥灾星啊 (第1/3页)
战役学大楼礼堂,一般情况下是有专人打扫,尤其是有大规模会议之前。
礼堂这种地方,都有校务的干部,去找那些红板学员过来出公差。
最近两天,学院都在忙着中培考核的事。
这里被当做待考等待区,几百人坐了两天,诺大的礼堂,到处都是废旧稿纸和凌乱的椅子,以及废弃的矿泉水瓶。
由于一直都在用,也没人过来整理。
这上千平的面积。
若是一个人打扫,怕是得一个多小时。
“哎,真是虎落平阳啊。”
看着明亮的礼堂,陈默抬手拍拍额头,一阵无言。
这要是在蓝军营,咋地也轮不到他一个人干这种活。
沉思半晌。
陈默秉承着好事均摊的原则。
悄悄溜到礼堂隔壁,校务干部办公的地方,借用人家干部的座机,拨通了警勤大队电话。
“喂!警勤大队嘛?”
“这里是战役系校务组办公区,你别管我是谁,跟你们周队长说一声,让他尽快安排人过来把礼堂打扫一遍。”
“对,就是现在,不要耽误明天的使用,这是校长特意交代的任务。”
“好,就这样!”
电话挂断,陈默笑着拍了拍手。
区区一个上千平的礼堂而已,有周队长善后,一点问题都没有。
。。。。。。。。。
陈默自认为自己的行动格外隐蔽,老校长和战役学的老教授都已经离开,肯定没人注意他的小动作。
殊不知。
陆指针对这次数字化改革的推行,远比陈默想的更紧急,牵扯的单位更广。
同一时间。
礼堂东侧,不远处的一间会议室内。
老校长最后一个推门进来。
此时的室内,刚才在礼堂参与开课的一帮战役学老教授,已然齐聚。
“商议有结果了嘛?”
“陈默同志,是否适合担任此次中培教学的任务?”
李亚钟一边询问,一边大步走到会议桌主位坐下。
目光严肃的看向在场众人。
“校长,我们还是觉得《论无人化三战》的理论太过没谱,科学院那边我们联系过了,陈默在课堂上所说的那些研究立项进度确实有公开。”
“他倒是没瞎说。”
“但他的思维更趋向于无人化,这跟装六师的数字化改革理论是相悖的,目前装六师也支撑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无人化试点。”
其中一名战役学老教授,皱着眉头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口中的装六师,就是京都军区38军下辖的装甲六师。
该师在1998年9月,推行装甲编制化之前,装六师就是鼎鼎有名的坦六师。
跟陈默刚入伍,所在的装七旅一样。
两个单位都是同一时间,以坦克师的编制进行改编。
只不过坦七师由于各种原因,加上当时28军被裁撤,师级番号没能保住,后转隶到63军,变成了装七旅。
而装六师由于定位不同,师级称号得以保留,承担的战略任务更重。
早在1998年,就被ZYJW划分为重点建设的战略预备队。
由于这项政策出现,该师目前无论是单兵素质,还是军政主官配置,基本都是朝着最高的标准来。
整体就算不如蓝军营的配置,也相差无几。
而战争,向来就是一门系统性的科学,各层次火力都是必不可少。
装六师硬件配置不差事,配合38军机步师,想要充分发挥武器装备性能,就需要信息化建设来带动。
其实在很早之前。
陆院有关信息化实验,配合对象,上面优先选择的就是坦七师来负责。
当然,再早一些配合的对象,是八大处装司大院的坦一师。
可配合归配合。
信息化实验,一直没有进展。
直到98年9月,坦六师变成装六师时,这个单位跳开信息化实验,被列为数字化改革试点单位。
当初陈默带蓝军营,也曾提到过装六师数字化改革的问题。
只不过,由于蓝军营横空出世,加上实验成果突飞猛进,信息化一直呈现直线上升。
吸引了上面太多的关注。
导致装六师的数字化改革无人问津,被压下了势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