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帝不会说的那些话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三百二十三章 新帝不会说的那些话 (第3/3页)

    以前的炉子对田安而言并不好用,因火力不够耐烧,需要不停地添柴。

    这种煤最好的用处就是耐烧,现如今这种煤只有宫里有。

    扶苏道:“各地的煤矿都控制好了吗?”

    “都记录在案了。”

    看着燃烧的煤,扶苏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这种感觉太久违,久违到那是上辈子的事。

    即便是又活了一辈子,扶苏都忘不了那一个个小巷中,从家家户户中飘出来的煤烟。

    眼前这有些呛人的味道,唤醒了扶苏内心深处的回忆,小巷中有孩童们的玩闹声,那呛人的煤烟味中还夹杂着饭菜的香味,以及炒菜时锅铲时而翻起菜时,那锅中油的滋啦声。

    眼前依旧是章台宫的大殿,站在身边的是田安。

    扶苏道:“铜川的煤矿开始挖吧。”

    田安行礼道:“是。”

    在生活需求面前,那些环境以及生态问题都可以放在一边,人首先要活下去。

    这是扶苏所坚持的底线,这个国家需要煤。

    新帝三年,正值霜降时节,嬴政看着眼前的炉子,身边站着孙子礼与丞相李斯。

    一刻时辰过去了这个煤还在烧着,炉子中的水终于沸腾了,礼让人换了一壶水接着烧。

    爷爷在骊山过得太清闲且无趣了,清闲到在山上无事可做,就看着一炉子的煤可以烧几壶水。

    嬴政嘴里嚼着枣沉默不言。

    李斯注意到炉子内的火焰减弱了不少,这已是这个炉子烧的第二壶水。

    而后方还有一排内侍,他们每人提着一壶水。

    礼看到这个场面着实有些心疼这些内侍,但又觉得只要爷爷高兴,他们辛苦一些也就罢了。

    这个有些无趣的尝试进行到最后,结论是用这种蜂窝煤以及这个炉子可以烧三壶水,第三壶水不能煮沸,只能烧热。

    炉子下方的风洞要朝着风口,只要风越大,炉子内的火也就越大。

    嬴政缓缓转头看向一旁的李斯。

    李斯道:“此物很好,人们有了此物就不用每天用三两个时辰砍柴了,人们能活的更好一些。”

    嬴政低声道:“以前,朕请六国博士入秦,你与朕亲自查问过那些博士的本领,为何当初那些人造不出此物,此物……”

    李斯道:“他们恐怕不善此道。”

    嬴政反问道:“扶苏是如何得知此物?”

    李斯又沉默了,他该怎么解释呢,谁知道新帝是如何得知此物的。

    嬴政看向一旁的孙子。

    礼回道:“爷爷,孙儿以前听父皇说起过煤的事,但父皇交代的许多事都是田爷爷在安排,孙儿实在是不知父皇能将煤用到如此地步。”

    嬴政望着从炉子内取出来的煤,煤已燃尽,呈褐色还有些裂纹,易碎。

    “礼,你也带一些去县里用吧。”

    “谢爷爷。”

    李斯看着公子礼带着一筐的煤离开,低声道:“早在两年前,皇帝去了频阳县巡视,并且在频阳县旁新设铜川县,而在那里有一处煤矿,当时皇帝就下令让铜川县县令将那里围了起来。”

    嬴政迟疑道:“原来他早有打算。”

    李斯又道:“皇帝新造此物没有宣扬,而是先将煤矿地圈起来,便早知其用处,若有人借此牟利,一旦失控便可让人在几年内富庶,此物不得流到他人手中,此物只能由皇帝控制。”

    嬴政道:“这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城府深。”

    李斯由衷感慨,他也是看着新帝从少年时期长大的,从那时起公子扶苏就心思极深,有些事要提前筹谋数年之久,但那时的公子就已有极好的城府,直到敬业县开挖成功。

    而之后的种种事,包括支教与建设潼关,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显露着那时的公子,已学会将心里的想法与打算藏起来。

    直到现在,新帝治下的秦廷依旧没有再立丞相,而群臣亦不知这位新帝的心思。

    与少年时一样,有些话新帝是不会与他的臣子说的,新帝只会藏在心里。

    甚至蒙恬,哪怕结识多年的张苍。

    包括自己这位老师与眼前这位新帝的父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