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五章 长安有变,医药之法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四十五章 长安有变,医药之法 (第3/3页)

一句:“再来。”

    外人眼中,这等举手生光的手段,早已是神仙法事。

    可在这祖孙二人间,却教得平平,学得安稳。

    说到底,不过是在这世间,谋一方安身立命的本事罢了。

    这一番教导,不过数日光景。

    日影才移几次,后山的竹径间,便又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

    姜钧自林间而来,神色如常,不疾不徐。

    他这几年常居山上,一待便是月余,倒少有如此频繁下山之时。

    穿过院外的竹篱,他见姜锦正伏案临符,便轻轻唤了一声:

    “锦姐姐。”

    话音温和,带着几分笑意。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书册,递了过去。

    那书册封皮是寻常青布,边角早被岁月磨得发白,纸页上还有几处霉斑。

    “我在山上无意拾得此书,”他说着,语气颇有几分闲趣,“瞧着似乎与医术有关。我于此道不通,便想着拿来,让姐姐看看。”

    姜锦闻言,抬起头,略有几分诧异。

    她放下笔,接过书册,拂去上面的浮尘。

    封皮上,墨迹早淡,却仍依稀可辨。

    两个字,朴实无华:

    《医药》。

    姜锦随手翻开那卷旧书。

    纸页已微泛黄,墨迹却仍沉稳如初,带着一股药香中混杂的木气。

    姜义立在一旁,袖手垂目,神念悄然分出一缕,随她一道细看。

    起初,祖孙二人皆以为不过是寻常医书一册。

    毕竟,当初大儿姜明离家前,也曾给李文雅送过几张不知从哪弄来的药方,想来是差不多的东西。

    然而,翻得不过数页,姜锦那双秀眉便轻轻蹙起。

    姜义神色也渐凝。

    书中所载,竟无一字言望闻问切,无一方论药石丸散。

    所述之法,全是以真元催药性,以神念调气血。

    如何令草木识人心,如何使药力随脉走。

    一句句看去,既似医理,又似修行。

    其间亦有几帖所谓“仙方”,所用药材多为山中常见之物,可那注解里却分明写着:

    “药为引,法为主,若心神不齐,药反为毒。”

    姜义看至此处,眉梢微挑,心头已是微震。

    再细一品那字句的气韵,早没了凡间方家的笔意。

    他心念一动,忽地明白过来。

    这并非医书。

    而是一门以医入道的“法”。

    与土行、壶天、驭禽诸术一样,是正经的神通门径。

    姜锦原本便有医术根底,读到此处,自也察觉到了其中奥妙。

    她指尖轻颤,抚在那页书上,神色间有抑不住的激动,

    那双眼里,仿佛有光在流转。

    “钧哥儿……”她抬头,声音都快了几分,“这卷书,你是在哪儿得的?可还有别册?”

    姜钧被她一问,倒像是被阳光照了个正着,神色一窘。

    连忙别开视线,盯着石阶下的一丛青苔看,语气含混:

    “就……在山道边捡的,旁边也没见别的。”

    姜义瞧着那孩子神色,心下已然明白。

    他知姜钧不欲多言,便也不点破,只轻轻一笑,替他接了话头:

    “既是机缘,便是你的。问那么多做什么?”

    他伸手,在那册《医药》封面上轻轻一点。

    “好物,难得。既然到了手里,便当珍惜。眼下最要紧的,不是追问来处,而是好好参悟。”

    他顿了顿,转而看向自家孙女,目光和煦而深远:

    “此法与你气性相合。去请你姑姑、姑丈来,一家子合力,助你一观此法。若真能参出个所以然,也不枉这一桩缘分。”

    语罢,又似想起什么,笑意更深几分:

    “等你日后学成,去了洛阳,也可将这门法子传与你娘亲。她这些年钻研医道,若得此法点化,说不得,能另开一脉。”

    姜锦听得这一番话,神色一亮,眸光仿佛被春水照过。

    方才那点追根究底的心思,也被这话冲散了个干净。

    她重重点头,眉梢带笑,唇角泛起一抹难掩的喜色。

    旋即一掐法诀,脚下便有白云生起,软软托着她的身形。

    那云团起初还有些不稳,轻轻一晃,便将她托出院门,顺着山风悠悠飞去。

    夕阳正斜,山间枫叶翻红。

    她衣袂翻飞,神色专注,那股急切劲儿,倒像是要立刻将这桩喜讯,送去与人同享。

    而树下,姜义与姜钧对视一眼。

    前者抚须微笑,后者则轻叹一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