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8 松鼠鳜鱼  我的饭馆通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8 松鼠鳜鱼 (第2/3页)

    这话倒不完全是恭维,吴铭没怎么练过白案,在揉面和面这块儿,还真不一定比得过孙兴,术业有专攻嘛。

    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孙铛头揉面和面的本事再好,也弥补不了食材本身的不足,这碗粗面算不上好吃,但很饱肚子。

    吃完午饭,差役进灶房传话,第四盏下酒的演出节目快要结束了。

    师徒俩接着做菜。

    十贯钱十个人的席面,一共二十四道菜,这个规格对欧阳修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真不算高。

    考虑到今天是醉翁的寿辰,吴铭仍然安排了八道硬菜,算上临时增加的车螯,便是九道。

    当然,硬菜的标准是因时而异的。

    像文蛤蒸蛋这种菜,放在21世纪根本不配上桌。但在本朝,用梅尧臣的话说便是:“殊非北人宜,肥羊噉脔块”,车螯的食用方法雅致,不同于北方人那种大口啃咬肥羊的粗犷吃法,因此更适合文人雅集。

    话虽如此,羊肉仍是宋人宴饮时不可或缺的高档食材。

    吴铭今日准备了三道羊肉菜:烤羊肉串、葱爆羊肉和手抓羊肉,分别安排在第五盏、第七盏和第十盏。

    炭火炉,启动!

    ……

    “第八盏:赛螃蟹、姜汁豇豆——”

    报菜声伴着酉时的钟声杳杳传来,李二郎也在此时带着最后四盏酒和醉翁家眷晚饭的食材返回。

    从午时行第一盏酒起,到酉时才行至第八盏酒,看来宴饮结束得等到晚上八九点去了,这效率可比法式大餐低多了。

    上完菜无事可做的时候,谢清欢和李二郎便趴灶台上打盹。孙兴倒是一点儿不困,孜孜不倦地同吴掌柜交流心得——难得遇到一个身怀绝技且乐意指点的高人,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听吴掌柜一席话,胜烧十年饭。

    孙兴越聊越觉得自己和吴掌柜之间隔着天堑,这种差距不单纯是技艺上的,还有器具、食材、调料……

    不同食材用不同的刀具来处理,有的食材比如千丝豆腐的豆腐竟然是自己点的,以及各式各样、千滋百味的秘制酱料……吴掌柜在厨事上用功之深、造诣之高,令孙兴自愧不如,高山仰止。

    酉时一至,便该为欧阳夫人和四位小官人烹制晚饭了。

    吴掌柜今日用到的大多数食材都是提前备好了菜料的,可李二郎适才竟带来一条活鳜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