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绿皮书》票房创新高 (第2/3页)
长人生。
【且喜且乐,且以永日。】
“来,你也写一幅字,我看看你的书法有长进没有。”曹禹乐呵呵地将毛笔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接过毛笔的同时,将手表摘掉放在了桌子上:“老师,我的书法肯定没您好。”
“知道没我好,以后要多练,毛笔字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现在人习惯了硬笔字,毛笔写的一言难尽,这可不行。”曹禹批评道。
刘一民看了看毛笔尖,轻轻整理了一下,在宣纸上写下一句苏轼的诗: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曹禹看完内容调侃道:“你想的可真美,又愚又鲁,还能无灾无难平步青云。”
“哈哈哈,老师您看我的字比以前有没有进步?”刘一民将毛笔放在了砚台之上。
“有点进步,但是字太虚,不实,字形有些散乱,以后多练练力道。”曹禹建议道。
等到字迹干了之后,曹禹将两幅字卷了起来,亲手交给了两个小家伙。
“这是给李凖的?”刘一民看着挂在墙壁上的作品问道。
“对,上次李凖同志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来到我要求一幅字,我答应了。”
曹禹送给李凖的作品上写的是元代.王冕的《墨梅》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朱霖在外面陪着李玉如聊天,约到十点,刘一民带着她们娘仨儿离开了木樨地。
六月二十号,刘一民和文研所行政人员开了一次会。目前文研所规模逐渐扩大,所负责的事情越来越多,光靠着闫真等四名行政人员已经不够用了。
如文学交流会、《青年夜话》栏目,都得找人专门对接,经过培养能够承担起活动组织、部门协调、节目录制和节目策划等工作。
“闫真,编制岗位比较紧缺,你负责向上级申请一下,今年多给咱们文研所几个编制名额。另外,联系一下燕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社团,让大家知道咱们文研所要招人,被录取之后,待遇、编制和户口都可以给。”
文研所要想在一众单位中挑选到优秀人才,就得比别人更大方一点。
“当然,以前在咱们研究所参加过科研的研究生更好。他们熟悉咱们文研所,工作起来上手也快。”
闫真立即将刘一民的话给记录了下来:“刘老师,我明白,具体的名额您觉得多少可以?”
“四个吧,也该帮你分担分担工作,毕竟你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刘一民沉吟道。
“好,等散会后我就去办,上级应该不会卡我们的编制。”闫真笑道。
“好,没事儿的话就散会。”
等所有人走后,闫真留了下来:“刘老师,这是我最近写的《美国现代文学思想分析》,您帮我看一下。”
“行啊,学术没有丢下。”刘一民从闫真的手里接过论文,皱着眉头说道:
“找机会练练字,有的地方我都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
闫真尴尬地说道:“好,我知道了,我一定好好练字,写的太工整手太累。”
闫真说完,不自觉地用右手大拇指摸了摸中指因为写字而磨成的茧子。
“你这是论文,无论是发表还是留档,看的老师不止一个,必须让大家看清楚不至于产生误解才行,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啊!”
闫真忙不迭地点头,表示自己接下来一定好好写。
“不用太好,但不能过于潦草。”刘一民摆了摆手,让闫真出去,自己好好看看。
闫真这篇属于课程论文并不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是,所以字数并不长且研究也并不算深入。不过国内对于美国现代文学批判性研究比较少,这篇文章目前还有学术价值。
刘一民将需要改的地方一一标注了出来,告诉闫真这篇文章写得还行,等修改好之后可以直接投学术杂志。
“老师,您觉得投《文学评论》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