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外媒:我们把刘想的太好了 (第1/3页)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一民和郑渊杰决定提前离开,他们两人去跟喜梅和梁向东打了一个招呼,又跟梁向东的父母说了声再见。
梁向东的父母握着刘一民和郑渊杰的手:“刘教授,郑主编,谢谢你们。喜梅和向东都在你们那儿干活,你们都是好人,谢谢!谢谢!”
梁向东在国企待岗之后没工资,但家里人口又多,日子过的很紧张。现在梁向东在《童话大王》的工资已经涨到三百多块钱了,家里日子宽裕了很多。
喜梅和梁向东结婚之后,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照顾自己的小家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可以说是有滋有味。
走到门外,刘一民让他们赶紧回去招待宾客。郑渊杰邀请刘一民去他那里喝杯茶,顺便邀请刘福庆和杨秀云参观一下两人合开的《童话大王》编辑部。
刘福庆和杨秀云也想转转,于是答应了。由于郑渊杰是骑自行车,朱霖载着他们到编辑部的时候,郑渊杰还在路上吭哧吭哧的蹬。
等郑渊杰满头大汗的回来,刘一民等人正在院子里吃西瓜。
“一民,你这车是从哪儿买的?我也得弄一辆。”郑渊杰咬着牙说道。
杂志卖七十万册,加上连环画版本,整个《童话大王》的盈利能力已经不是以前可比。
一期挣的钱说买一辆车有点夸张,但也差不了多少。
“好啊,有的话我告诉你,你也找人帮忙问问。”刘一民笑道。
刘一民和郑渊杰讨论了一下《童话大王》的发展问题,销量该如何快速提升。
“我们要铺货,我们的杂志覆盖的书店越多,我们就卖的越好。另外,也要多在报纸上露露面,接受一下媒体采访。
我们的读者是小朋友,但给小朋友买杂志的可是大人。”
郑渊杰说道:“现在部分地区书店可以做到覆盖百分之八十,高一点的百分之九十。”
“低一点的呢?”
“低一点的百分之四十,具体的数据也不好统计。至于上报纸,你是说做广告?”郑渊杰问道。
“不是做广告,是接受采访。通过采访达到宣传的目的,《童话大王》杂志有许多值得宣传的点。比如销量、小学生追捧等等。家长看到大家都在看《童话大王》,肯定会产生给自己孩子买的念头。
这叫隔山打牛。”
这就好比后世的儿童产品广告都是做给大人看的,并不是给小孩子看的。
“好,我接下来就忙这两点。”
“要不这样,咱们再举办一期儿童文学比赛,在全国范围内征稿,设置个一二等奖,打一打名气。”刘一民再次说道。
“好啊!”
郑渊杰觉得这样做,既能够提高名气,又能够证明《童话大王》对于儿童文学发展的重视。作为一家个体杂志,征稿比赛又会赋予杂志一定的正统性。
郑渊杰说干就干,准备过几天就在报纸上发比赛通知:“到时候再做几个奖杯啥的,要搞就得搞的正规一点。”
“你跟向东商量着办,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给我打电话。”
五点左右,一家人回到了四合院。
回到家,朱霖还在为《童话大王》杂志的销量感到惊讶,一家童话杂志开始冲击百万册销量的目标,一旦完成,对于整个杂志界都是巨大的震动。
“冲上百万册容易,但是想要稳住百万册的销量没那么容易。”刘一民说道。
朱霖夸赞道:“刘老师,你真有眼光,这不是投资了一个杂志社,这是找了一个会下金蛋的母鸡。”
“哈哈哈,挣钱多难啊,应该让钱生钱。”
朱霖幽幽说道:“刘老师,你挣钱还难啊,我现在工资才两百多块钱。”
一想到自己工资两百多,朱霖脸上瞬间没了笑容。
刘一民安慰道:“虽然你工资不高,但你是导演啊,出门在外听到‘导演’两字不给你竖起拇指?”
“对对对!”朱霖敷衍地说道。
第二天上午,刘一民去了文研所一趟。下午到人艺看《上帝的签证》的排练,何凤山来过之后,杨力新排练愈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