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2章 新华社合作项目落地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12章 新华社合作项目落地 (第1/3页)

    津城作协内,刘一民见蒋子龙目前没什么大碍之后,便放下了心。

    刘一民不想让蒋子龙讲话,毕竟鼻青脸肿时说话容易扯到受伤的地方。

    但蒋子龙觉得刘一民好不容易来一次,必须好好的聊聊天,甚至还想拿瓶茅台过来品尝几口。

    “得,别人都是消毒都是伤口消毒,你倒好,你是酒精往肚子里灌。”

    “哈哈哈,那便不喝了。最近很想跟你聊一聊你文学作品的事情,我现在发现你的作品题材越来越重大且具有现实意义。我的作品还是在咱们国内甚至是津城市这一亩三分地上。”蒋子龙无奈地说道。

    “子龙同志,你不要这样想。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嘛!”刘一民说道。

    蒋子龙撇嘴道:“我倒是没看出来你哪里短,都挺长的。”

    “这我不否认,你看人真准!”刘一民嘿嘿一笑。

    蒋子龙讲了讲自己对《上帝的签证》的理解,又询问刘一民如何想到这件事情的。

    “我去美国的次数比你多,跟很多团体都保持了密切的联系。我的消息渠道比你多,我听到后觉得很震撼,于是提笔就写了出来。”刘一民解释道。

    “我也得想一想,写点题材重大且对现实影响深远的作品。但我发现,我跟现在的年轻人比起来,好像老了。”蒋子龙表情艰难地说出了最后这句话。

    蒋子龙很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可跟现在年轻人的作品比起来,自己的作品暮气太重。

    “看,着相了,子龙同志,文学作品应该是陈酿,越老越醇香。不是先锋文学这种,出炉的时候香,没过多久香味就没有了。”刘一民让他耐得住性子。

    蒋子龙闻言后,忙说道:“哎呀,是我急了,急了!”

    蒋子龙听完刘一民的话,觉得自己是有点急功近利了,怎么到了跟年轻作家去争名利的地步了。

    “再说了,作家一生的成就不可能永远是向上走,偶尔也会有低谷,甚至说无法超过前面的成就,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你作为改革文学作品第一人,无论什么时候,学生们在学习现代文学史的时候,都会看到的名字。

    一名作家,一生有一本让历史记住的作品就很了不起了。”

    蒋子龙嘴角勾起一丝弧线,改革文学第一人的位置,确实让他收获了许许多的赞誉。

    “一民,那你的了不起太多喽。我就不跟你比了,我呀,接下来慢慢打磨作品。慢工出细活,要是出不了细活,就躺在前半生的功劳簿上坐吃山空。”蒋子龙打趣道。

    蒋子龙递给刘一民一篇文学评论,讲的正是最近闹得正严重的“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主义文学”之争。

    蒋子龙认为先锋主义文学作品应该基于现实主义而发展,双方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互相伴生的关系。

    “这篇文学评论写的不错,一切文学都是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脉发展出去。科幻如何?那也是根据现有的事物去想象未来的事物。”

    刘一民打了一个比方,中国人对于神仙的想象和西方人对于上帝的想象,都是基于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形象做出的。

    “你这篇评论能不能让人抄写一份,寄到文研所,我想让文研所的受训学员阅读阅读。”刘一民说道。

    “行,一会儿我就找个人抄一遍。”蒋子龙见刘一民认可自己的评论,整个人显得非常开心。

    等到傍晚,刘一民离开了津城,驱车赶往了北戴河。

    接近两天没见,两个小家伙看到刘一民后立即噘嘴哭了起来。

    刘一民笑着将刘雨抱了起来,用手轻轻地擦了擦刘林眼角的泪水。

    朱父无奈地说道:“两个小家伙在这里无聊,现在啊,连捡贝壳都不去了。”

    “姥爷不好,总是带着我们捡贝壳,院子里都放不下了。”刘雨嘟着嘴说道。

    朱父听到这话,身体后仰笑了起来:“小雨,你可真没良心,不是你拉着姥爷的手去捡贝壳的时候了。”

    刘一民带着两个小家伙走进院子,刘福庆和杨秀云正在收拾从海边捡的鱼,旁边的红盆里泡着周边买来的海参。

    北戴河旁边盛产海参,是有名的刺参。杨秀云不太会做海参,只是学会了海参小米粥的做法。

    刘一民将刘雨和刘林放下,过去观察了一下海参:“爹,娘,这海参不错,你们怎么不多买点?”

    “又不会做,煮个粥用不了多少。”杨秀云抬头说道。杨秀云的手上粘着鱼鳞,收拾的满头大汗。

    刘一民挽了挽袖子,开始帮忙收拾起了海参:“明天多买点,我给大家做葱烧海参。”

    “我去买点,现在应该还有,旁边不远处就有卖的。说起葱烧海参,我也馋了。”朱父转身就走了出去,半个小时后提着海参和乌鱼蛋走了回来。

    “现在做乌鱼蛋汤有点晚了,明天早上喝。”乌鱼蛋汤需要调酸黄瓜汁儿,这汁儿要想好喝,至少也得经过一晚上发酵,最好是三四天更有味道。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