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评委标准不一,夏鸣这是又...吃上了?(4K第二更)  谁让这个邪修做饭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97章:评委标准不一,夏鸣这是又...吃上了?(4K第二更) (第2/3页)

,但没完全去除,所以当地评委吃起来,就进入了一种薛定谔的状态。

    肉吃起来不像他们常吃的野猪肉,味道不是他们常吃的味道,最关键是内里没太熟。

    在当地,食用不太熟的肉风险极大。

    节目组来之前,可没有检疫一说,当地人打了猎物害怕会出现传染病或者其他因素,一定是会保证全熟的。

    至少可以避免大部分危险情况.

    至于肉柴一点,他们也就习惯了.

    但这不代表他们不喜欢吃好的,嫩的肉。

    在当地,有种猪叫做「Kunekune」,也就是「圆胖猪」,这是一种肥美的小型家猪,品种很稀有,一度差点灭绝。

    在毛栗族的眼里,这种猪是「自然与美味」的极致象征,虽然因为其被保护,无法通过捕猎获得了,但作为文化遗产的代表。

    每年上面会给部落提供两只生态饲养的「Kunekune」,用于举办他们最盛大的仪式。

    因为肉的分量有限,就算部落族长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

    所以,就算是节目组过来了,部落也没有「Kunekune」猪拿出来招待众人,转而选择了代表「勇气」的「野猪肉」。

    这只能说是环境如此,不代表人家真就是野蛮人,不懂吃,吃不出猪肉的好坏

    至于为什么当地不用蜂蜜提前软化猪肉.还是因为传统手法。

    毕竟就算软化了,埋坑里一焖,火候过了,最后也柴了,反倒是让其他食材沾染了蜂蜜的味道。

    所以玛卡的料理,真不是他们喜欢的类型。

    和华夏的很多节目不同,因为这比赛有11位评委,所以节目组神奇的定了一个9分制。

    也就是评委给出0~9分,综合下来最低分0,最高分99。

    可能也是考虑到,食物风味的国界,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满分吧.

    于是乎,在这样的评分标准下。

    第一个上台的玛卡,以自己的这道「胡椒卡瓦野猪熏串」豪取了

    【43分】

    如果按照华夏60分的及格线标准来看,妥妥就是不及格!

    还好第一轮的「新西蓝」是适应赛,没有任何有关淘汰的机制,主要给特邀选手们感受一下氛围。

    不然,就这个分数,现在就可以打包回家了。

    经过了玛卡的测试后,在场其他选手似乎也感受到评委潜藏的一些规则。

    夏鸣一边算着时间,一边在心里总结。

    “多国评委中,华餐评委1人,西餐评委5人,看起来西餐占优。”

    “但其实,他们的评判标准不来自于国际本身,而是来自于味道与技法。”

    “抛开那个搞笑的婆罗男人不谈.”

    “「谭大厨」代表了华餐技巧繁杂与食材包容”

    “「格兰特」代表了米奇林对味觉一惯的傲慢”

    “「汤迈耶」代表对艺术与食物美感的追求”

    “「山本怀治」代表了对于料理所谓匠心精神的严谨”

    “「米娜」代表了料理与药学的组合”

    夏鸣清楚,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指望用一道被规定过的料理,同时征服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胃,实在有点勉强。

    所以,分数的大头,其实还是在当地人身上。

    对于一直都吃着这些食物的原住民而言,「创新与传统」他们感知的最快。

    “所以,这综艺的得分核心,不是去讨好所有人,而是在保证当地5位评委的味道与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前面评委的要求。”

    在夏鸣看来,玛卡的犯错都不能称之为傲慢,更像是一种将自己意志灌输于别人的,主观臆测。

    简称「自以为是」。

    夏鸣在这点上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为全球所有的料理,在他眼里,其实都是一视同仁的。

    对于九州大陆出身的夏鸣来说,所谓西餐,华餐,法餐.其实只是习惯与技法的不同。

    当然,他也承认华餐因为其历史发展原因,在各方面都比他国料理更有深度。

    但这不代表他不会去吸取他国的技巧与风味

    确定了评委们的表现后,夏鸣再一次看了眼,面前两个冒着温度的坑。

    “至于其他问题的答案,可能就得你们帮我解答了”

    评委席上,继玛卡之后,又有四五名选手端上了他们的料理。

    但情况并不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