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1章 合伙人  草芥称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1章 合伙人 (第1/3页)

    杨灿若是当天就带着这群老弱妇孺往丰安庄赶,傍晚前是到不了的。

    倒不是这些人会拖他的后腿,这些人几乎就是在马背上长大的。

    哪怕身子骨已经衰败到明天就要咽气,今天跨上马鞍依旧能坐的稳稳的。

    真正慢了脚程的,是他们的家当。

    零零散散的牛羊得赶着,装着毡毯、陶罐、粮食的高车更得慢慢挪。

    于是杨灿决定次日一早再启程。

    对于这群刚找到靠山的孤寡牧民们来说,这个夜晚成了许久以来他们睡的最安稳的一觉。

    次日午后,杨灿领着队伍进入丰安庄,此举立刻惊动了村民们。

    两百多个鲜卑人,包括了老翁老妪、寡妇和孩子,如此稀奇的阵容,立刻在丰安庄引起了轰动。

    因此,杨灿命人敲钟聚集村民的时候,村民来的特别快。

    一小半是听了钟声赶来的,另外的人早就挤在那儿看热闹了。

    杨灿踏上高台,目光扫过底下黑压压的人头。

    村民们的议论声像嗡嗡的蜂群,有人指着那些鲜卑人嘀咕:“庄主咋带了这么多胡人来?连一个青壮都没有!”

    杨灿抬手往下压了压,喧闹声渐渐便歇了。

    杨灿把这些鲜卑人的来历和村民们简单地说了说。

    因为鲜卑拔力部落归附于阀的消息早就在丰安庄传开了,所以杨灿倒不用多费唇舌。

    接着杨灿又讲了讲拔力部落从此一分为三,这些人没人要、被遗弃的缘故,然后提高了声音。

    “这些人,既然已经归附于阀,便是我们的人了,本庄主对他们,不能见死不救。

    因此,对他们,本庄主自有安排,这其中和你们有关系的只有一件。”

    杨灿指了指那些鲜卑的老弱妇孺:“老、弱、孺,本庄主自有安排,现在还剩下一个妇。”

    杨灿在台上来回地走动着,大声说道:“老、弱、孺,本庄主都安排得了,难道还安排不了一些壮妇吗?

    我这也是给咱们丰安庄里的单身汉们,提供一份机缘。

    这些妇人,都是没了男人的,本庄主和她们说过了,她们也都同意。

    那就是,咱们村里的单身汉,愿意从中挑一个做媳妇儿的,现在就可以上前,你们彼此相看一下。

    只要彼此看的满意,现在就可以领回家,今晚你们就洞房!”

    这句话一说,台下顿时炸了锅,村民议论纷纷,嗡嗡声不止。

    杨灿故意等了半盏茶的功夫,直到声音渐渐弱下去,才又开口。

    这时他的语气便多了几分严肃:“丑话说在前头,这些寡妇都带着孩子。

    你们要想讨回家做老婆,那就得把孩子也一起养着。”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要是你们俩都愿意,养孩子实在困难,妇人也舍得把娃留下,那就交给我,我来养。但是……”

    杨灿的目光转向那些鲜卑寡妇,声音严肃下来:“一旦放弃,从今往后,你们跟孩子就再没关系,这点,你们可得想清楚。”

    说完,他又停了片刻,给所有人消化的时间。

    随后他就点了几个村中管事的名字,让他们出来维持秩序,朗声道:“相亲,现在开始!”

    这可稀罕,最主要是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啊,所以村里头的单身汉们有些懵。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没敢先动。

    杨灿见状,笑着补了句:“丰安庄就今儿一天机会,明儿起,其他五座田庄、三座牧场的单身汉也会来。”

    这话像是给众人加了把火,犹豫的单身汉们顿时急了。

    先是一个黝黑的汉子壮着胆子往前迈了步,紧接着,一群人跟抢东西似的冲了上去,脚步声、笑声混在一起,闹哄哄的。

    有人凑趣喊:“庄主老爷,我家有婆娘了,还能再挑一个不?”

    杨灿哈哈笑:“你养得起,她也愿意跟,我就不管。”

    那人本是说笑,没成想话音刚落,他婆娘就从人群里钻出来。

    这婆娘一把扭住他的耳朵,又掐又骂,惹得周围人笑作一团,连那些鲜卑寡妇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说起来,这些寡妇年纪都不大,因为这年头成亲太早了,二十出头的,已经算是“老”妇人了。

    但她们有个共同点:个个都带着孩子。

    那些没孩子的寡妇,早在部落分家时就被各股势力抢着收了去。

    她们干重活虽比不过男人,却也是家里的好劳力,年轻无拖累的,鲜卑人早就内部消化了。

    庄里的单身汉挑媳妇,也实在得很:先看身子壮不壮,要是壮实还模样周正,那就是顶好的。

    至于脸蛋娇不娇、腰条细不细,没人在乎。好看是好看,可谁家养得起中看不中用的累赘?

    也就杨灿这样的庄主人家,才不用算计这些。

    这些新寡的妇人,对改嫁倒没什么扭捏的,只是大多舍不得孩子。

    哪怕杨灿说了会收养被放弃的娃,她们也攥着孩子的手不肯松。

    而单身汉们的心思也直白:能不养别人的娃,自然最好。

    所以两人凑在一起,聊不了几句家常,就绕到了孩子身上,语气里有商量,也有试探。

    杨灿在高台上看着,也不催促,相亲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他要做的,只是搭个桥。

    至于老弱孺的安排,他早盘算好了,回头让人照做就是。

    就在这时,两匹白马从村外缓缓走来。

    头一匹马上,坐着刚成了杨灿妇人的青梅。

    她的发髻换了样式,梳成了小妇人的圆髻。

    淡粉色的衣裙衬得她脸色格外娇嫩。

    鹅黄丝带束着腰,身子随着马背的起伏轻轻晃着,眉眼间多了几分柔媚。

    旁边那匹白马上,载着胭脂和朱砂这对双胞胎姊妹花。

    两人穿得一模一样:窄袖短袄配条纹长褌,唯一的区别是,胭脂的袄子是明艳的石榴红,朱砂的袄子是娇嫩的柳芽绿。

    若是穿得一样颜色,两人共乘一马,怕是谁都分不清谁是谁,活脱脱像是镜里照出来的影子。

    这马儿,三岁口时就得开训了,得找体重轻的人骑,每天花些时辰让马适应驮载,也教它听口令。

    只是马的身子骨还没长结实,训练时长也得拿捏着,不能累着。

    自从杨灿见过胭脂朱砂,青梅就没再想着藏着她们,免得显得自己小气。

    至于替自家姑娘防着有小妖精打杨灿的任务,她倒也记着呢,只是心里多了分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