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9山海工坊:桑蚕少年与跨洲新苗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49山海工坊:桑蚕少年与跨洲新苗 (第1/3页)

    安第斯高原的春风带着桑芽的清香,漫过“全球桑蚕文化工坊”的土坯墙,吹进染织区时,正撞见苏尔玛在织机前打结——她手里的“霞光茧”丝线刚完成一段“全球桑蚕共融图”,画面里泰国的佛塔与安第斯的雪峰隔丝相望,中间用淡绿的桑枝连接,是为联盟首个跨国项目“热带-高原桑蚕协作计划”准备的纪念织锦。

    “外婆!韩轻舞姐的视频电话!”卡米拉举着手机跑进来,屏幕里韩轻舞身后站着位穿嫩黄色纱丽的女士,发髻上别着朵白色的茉莉花,“轻舞姐说,这位是泰国清迈的桑蚕匠人妮娜女士,专门来和咱们合作培育‘热带-高原混种桑苗’!”

    苏尔玛赶紧放下梭子,凑到屏幕前。妮娜对着镜头深深欠身,手里捧着片带着露珠的桑叶:“苏尔玛奶奶您好,我带来了清迈的‘金穗桑苗’,这种桑苗叶片宽大,蚕丝产量高,但不耐低温。听说您培育的‘云蜜桑’抗寒,想和您一起培育能在热带和高原都生长的新苗,助力联盟的协作计划。”

    韩轻舞补充道:“妮娜女士还带来了泰国传统的‘扎染桑丝’技艺,这次要在工坊待一个月,既参与桑苗培育,也教大家扎染,咱们还能推出‘安第斯-清迈联名文创’,把两种文化的元素融在一起。”

    挂了电话,苏尔玛立刻去温室准备——她特意腾出最靠南的育苗区,铺上从乌蒙山运来的腐叶土,还提前调试好温度控制器,将白天温度设为22℃,夜间保持18℃,刚好适配“金穗桑苗”的生长需求。守苗爷爷也翻出珍藏的嫁接工具,磨亮了嫁接刀,准备迎接新的桑苗。

    三天后,妮娜的航班准时抵达库斯科,迭戈开车去接机时,她怀里紧紧抱着个保温箱,里面装着十株“金穗桑苗”,叶片翠绿,茎秆粗壮,根部裹着清迈的红土。“这红土能让桑苗在运输中保持水分,种下后还要浇三天清迈带来的山泉水,能帮助幼苗适应新环境。”妮娜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把桑苗递给迭戈,生怕颠簸伤了幼苗。

    回到工坊,守苗爷爷和妮娜立刻开始培育工作。妮娜教大家如何处理“金穗桑苗”的根部——用清迈的山泉水轻轻冲洗红土,保留附着在根须上的微生物,再蘸上混合了蜂蜜的桑汁,能促进根系生长;守苗爷爷则演示“双斜切嫁接法”,将“金穗桑苗”的枝条与“云蜜桑”的砧木精准对接,用浸过蜂蜡的羊毛绳缠绕固定,再套上透明的塑料袋保湿。

    “温度要每天记录三次,嫁接后第七天要是芽点变绿,就说明成功了。”妮娜把培育手册递给卡米拉,手册上画满了彩色的示意图,标注着每天的养护重点,“在清迈,我们会在桑苗旁种茉莉花,花香能驱虫,还能让桑叶带点茉莉香,咱们也可以试试。”

    卡米拉立刻带着晓晓、路易去工坊旁的空地种茉莉花。晓晓负责挖坑,路易搬来花苗,卡米拉则按照妮娜教的方法,在每个花坑底铺一层桑树叶,既能施肥,又能保水。“等茉莉花开花,桑园里肯定又香又好看,游客来了肯定喜欢!”路易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刚种下的花苗,眼里满是期待。

    可嫁接后的第五天,意外发生了——温室里的几株“金穗桑苗”突然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轻轻一碰,叶片就掉了。妮娜蹲在苗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叶片背面有细小的蚜虫,还沾着白色的蜜露:“是桑蚜!在清迈雨季也会出现,它们吸食叶片汁液,还会传播病毒,要是不及时处理,会传染给其他桑苗。”

    守苗爷爷立刻找来桑枝灰,撒在叶片和土壤表面:“这是安第斯的老办法,桑枝灰能杀死蚜虫,还能给桑苗补充养分。”苏尔玛则让卡米拉煮了一锅薄荷水,放凉后装进喷壶,对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