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4大乾春浓:农桑节里话丰年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64大乾春浓:农桑节里话丰年 (第2/3页)

节”的重要事项,教他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终于,在惊蛰那天,“农桑节”如期开幕了。京城外的临时桑园里,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户们穿着五颜六色的传统服饰,带着自己培育的桑苗、蚕种和蚕丝制品,聚集在一起,脸上满是喜悦和期待。

    开幕式上,慕容冷越亲自致辞,他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农户,语气庄重而温和:“朕今日举办‘农桑节’,就是要告诉天下百姓,农桑是大乾的根本,是百姓的生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种好桑,养好蚕,就能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朕在此承诺,朝廷会永远支持农桑产业,为大家提供种子、技术和资金支持,让每一个勤劳的百姓都能有收获。”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农户们纷纷跪地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王阿公代表农户发言。他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江南传统长袍,手里拿着一根拐杖,走到台上,激动地说:“老臣活了七十岁,从来没想过能有今天。去年太子殿下到江南推广桑苗和养蚕法子,老臣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五亩桑田,没想到今年就收获了这么多蚕丝,收入比种棉花多了两倍!老臣要谢谢皇上,谢谢皇后娘娘,谢谢太子殿下,是你们让我们农户看到了希望!”

    台下的农户们也纷纷附和,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他们大多是贫苦出身,靠种庄稼为生,收入微薄,农桑推广让他们看到了新的生计希望。

    开幕式结束后,“农桑节”正式开始。农户们在展示区里展示自己的桑苗和蚕丝制品,互相交流种植和养蚕的经验。有的农户拿着自己培育的桑苗,向其他人介绍种植技巧;有的农户展示着自己织的丝绸,色彩鲜艳,纹样精美;还有的农户在蚕房里,向大家演示新的养蚕法子,如何选蚕卵、如何喂桑叶、如何缫丝,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详细而认真。

    “亲子养蚕体验”区更是热闹非凡,京城的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小心翼翼地拿起桑叶,喂给蚕宝宝。有的孩子看着蚕宝宝啃食桑叶的样子,兴奋地拍手;有的孩子不小心把蚕宝宝掉在地上,急得快哭了,农户们连忙帮着捡起来,安慰他们别着急;还有的孩子拿着小本子,认真地记录着蚕宝宝的生长情况,像个小大人一样。

    风澈穿梭在各个区域之间,时而和农户们交流,时而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脸上满是笑容。风染霜和慕容冷越也陪着他一起,看着农户们的热情,看着孩子们的开心,心里满是欣慰。

    “你看,这些农户多开心啊。”风染霜对慕容冷越说,“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慕容冷越点头:“是啊,农桑兴,则百姓安,百姓安,则社稷稳。澈儿做的这件事,比打一场胜仗还要有意义。”

    中午时分,“桑蚕宴”开始了。餐桌上摆满了用农桑产品制作的菜肴:桑果酒清澈甘甜,桑叶菜清新爽口,蚕丝酥软糯香甜,还有用蚕蛹做的小菜,香酥可口。农户们品尝着这些菜肴,纷纷赞不绝口,有的农户说:“没想到桑果和桑叶还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菜,回去以后,我们也要试试做。”

    下午,风澈在“技艺交流区”举办了一场“农桑技艺大赛”,比赛内容包括桑苗嫁接、蚕种挑选、缫丝、织锦等项目。农户们踊跃参加,各显身手。有的农户嫁接桑苗的手法又快又准,不到十分钟就完成了一株;有的农户挑选蚕种的眼光独到,选出的蚕卵孵化率极高;还有的农户缫丝的技术精湛,抽出的蚕丝又细又长,织出的丝绸光泽亮丽。

    比赛结束后,风澈亲自为获胜的农户颁奖——奖品是新培育的桑苗、蚕种和养蚕工具,还有慕容冷越亲笔题写的“农桑能手”牌匾。获胜的农户们捧着奖品和牌匾,脸上满是自豪和喜悦。

    傍晚时分,“农桑节”的第一天活动结束了。农户们回到住宿的地方,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和收获。风澈回到东宫,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满是成就感。风染霜和慕容冷越来看他,给他带来了热水和夜宵:“今天辛苦了,活动办得很成功。”

    风澈笑着说:“不辛苦,只要能让农户们满意,能让农桑产业发展起来,再辛苦也值得。”他顿了顿,又道,“儿臣刚才收到消息,各地的官员都派人来汇报,说‘农桑节’的消息传回去后,很多农户都纷纷表示要种桑养蚕,农桑推广的工作比之前顺利多了。”

    慕容冷越点头:“这就是‘农桑节’的意义所在,不仅要展示成果,还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