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9大乾秋实:丝路农缘连西域  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369大乾秋实:丝路农缘连西域 (第1/3页)

    御园的桑田在秋日里铺展开一片翠绿,“四季桑”的叶片肥厚饱满,阳光洒在上面泛着莹润的光泽,农户们挎着竹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掐便摘下一片嫩叶,欢声笑语顺着风飘到澄瑞亭——风染霜正坐在亭中,看着宫女将新采的桑叶铺在竹匾里晾晒,准备送到农桑研究院制作桑叶茶。

    “娘娘,今年‘四季桑’的收成比预计的还好,前三季的桑叶产量已经比普通桑苗多了六成,农户们都说,明年要把家里的半亩棉田都改种‘四季桑’呢!”挽月捧着刚统计好的收成簿,脸上满是喜悦,“太子殿下刚从苏州回来,说那边的蚕丝作坊都忙不过来了,新织的桑丝锦缎还没运到京城,就被西域的商人订走了一半。”

    风染霜接过收成簿,指尖划过那些带着墨香的数字,嘴角不自觉地弯起——这些数字背后,是风澈近一年来的心血,从培育“四季桑”到推广种植,再到联系作坊拓宽销路,他几乎天天泡在桑田和研究院,连玄色锦袍上都常沾着桑叶的汁液。她刚想开口,就见远处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风澈一身青色劲装,肩上搭着件素色披风,快步走了过来,脸上还带着旅途的风尘。

    “母后!”他走到亭中,接过宫女递来的茶盏一饮而尽,语气里满是兴奋,“儿臣在苏州见到了西域来的胡商,他们说大乾的桑丝比波斯的锦缎还柔,愿意用三倍的价格收购,还想长期合作。儿臣已经和他们约定,下个月就派工匠去西域,教他们缫丝的法子,顺便把‘四季桑’的苗带过去试试,若是能在西域扎根,以后就能从西域直接运蚕丝回京城,省了不少路途损耗。”

    风染霜伸手拂去他肩上沾的一片桑叶,眼底满是欣慰:“你考虑得很周全,只是西域气候干燥,‘四季桑’怕是难以适应,得让农桑研究院的专家多准备些耐旱的桑苗,再派两个懂气候的老匠人跟着去,也好帮着调整种植法子。”

    “儿臣已经安排好了,”风澈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着西域的地形和桑园规划图,“农桑研究院的李老已经培育出了‘耐旱四季桑’,根系比普通的深两尺,还能储存水分;王匠伯以前跟着商队去过西域,熟悉那边的风土人情,有他们在,儿臣放心。”

    他话音刚落,就见李总管捧着明黄色的圣旨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娘娘,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让您二位即刻去御书房,西域的于阗国派使者来朝,说是有要事求见,还带了不少贡品呢!”

    风染霜和风澈对视一眼,连忙起身向御书房走去。沿途的宫道上,宫人正忙着搬运西域的贡品——几匹带着异域花纹的地毯、装满葡萄干的陶罐,还有两匹神骏的汗血宝马,马背上披着绣满金纹的鞍鞯,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御书房内,慕容冷越正坐在龙椅上,目光落在下方站着的几位西域使者身上。为首的使者穿着白色长袍,头戴尖顶帽,腰间系着镶嵌宝石的腰带,见风染霜和风澈进来,连忙躬身行礼,用带着口音的汉话说道:“于阗国王特命小臣前来,向大乾皇帝陛下致敬。听闻大乾的农桑技艺冠绝天下,百姓皆因桑蚕而富足,小臣此次前来,是想求陛下赐‘四季桑’的苗和养蚕之法,若能在西域推广,于阗愿与大乾永结友好,每年献上良马百匹、玉石千斤。”

    慕容冷越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桌案,目光转向风澈:“于阗地处西域要冲,若能与他们结盟,既能稳定西域局势,又能拓宽我大乾的丝路贸易。澈儿,你刚从苏州回来,又熟悉农桑之事,此事便交给你负责,你可有把握?”

    风澈上前一步,躬身领旨:“儿臣定不辱命!于阗气候干燥,儿臣会先派农桑专家去考察水土,再送去适配的‘耐旱四季桑’苗和蚕种,同时安排工匠传授缫丝、织锦的技艺,确保农桑之法能在西域扎根。”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儿臣还想与于阗使者约定,待明年农桑节,邀请于阗的匠人来京城交流,一来能让他们学习更先进的技艺,二来也能让大乾的百姓了解西域的文化,增进两国情谊。”

    于阗使者闻言大喜,再次躬身行礼:“太子殿下思虑周全,小臣代于阗国王谢过陛下和太子殿下!大乾若有需要,于阗定当全力相助!”

    慕容冷越点头,语气温和却带着大国风范:“两国相交,贵在真诚。朕相信,在太子的主持下,大乾与于阗的农桑之缘,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接下来的几日,风澈忙着与于阗使者商议合作细节。他带着使者参观御园的桑田,看着农户们熟练地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使者们忍不住伸手触摸那些翠绿的叶片,惊叹道:“这般肥美的桑叶,难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