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门派底蕴 (第2/3页)
欣赏:“刚才孙主任反馈了面试情况,几位老师对你评价极高啊。都说你这不是来考试的,是来给我们上课的。”
他开了个轻松的玩笑。
王盛谦逊地笑了笑:“院长您过奖了。我只是把过去一年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个人粗浅的思考说了出来,班门弄斧,让老师们见笑了。”
“哎,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刘国碘摆摆手,正色道:“你的那些‘粗浅思考’,可是实实在在地盘活了一个万人大厂,带动了一个联盟,开拓了一片新市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也是我们电影教育界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他话锋一转,关切地问:“感觉考得怎么样?题目还顺手吧?”
王盛答道:“全力应对了,至于结果如何,还要看老师们的评判标准。”
“你呀,就放一百个心。”刘国碘哈哈一笑:“你的能力和成绩摆在这里,北电的大门,永远向你这样的青年才俊敞开。说起来,你之前还在我们摄影系办的春季培训班学习过,虽然时间不长,也算是有过一段香火情。四舍五入,也算是我们北电的‘准学生’嘛。”
王盛想起那段短暂的非正规学习经历,确实是为了混个资历去的,没想到此刻被刘院长提起,成了拉近关系的由头。
他点头道:“是,那段学习经历虽然短暂,但也让我对影像制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受益匪浅。”
“那就好。”刘国碘满意地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王盛啊,今天请你来,除了表示欢迎,也是想代表学校,表达一下北电对你未来事业发展的支持态度。
你在北影厂,在联盟做的事,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商业成功,更关系到整个行业在转型期的探索。北电作为中国电影教育的最高学府,理应成为你坚实的后盾。”
他顿了顿,开始细数北电能提供的具体支持,显然是有备而来:
“首先,是人才支持。北电每年毕业的导演、表演、摄影、录音、美术、文学、管理各系优秀学生,只要你需要,学校可以优先推荐,牵线搭桥,帮你组建最顶尖的年轻团队。
理论扎实、充满创造力的新鲜血液,对你正在进行的工业化探索至关重要。”
“其次,是学术与智囊支持。学校的教授、专家,无论是在电影理论、美学研究,还是在市场分析、政策解读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
你可以把他们看作一个庞大的智囊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