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我亲爱的水冷“德什卡” (第2/3页)
。
几个月前,总部领导来到他这里,参观一百五十吨锻压机试机的时候。
他曾经拿出来一颗小滚柱对领导说。
想要拥有好的钢材,至少是需要镍和铬,来制造合金钢。
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合金钢,那就需要更多的稀有金属。
至少想做出来高性能枪炮钢,那钼就是不可缺少的。
而现在陈常在手中只有一千多斤镍。
铬却是一点都没有。
当时领导也是非常愁苦。
但领导还是说,在回去后,会和特科的同志们商量一下,想办法弄来镍和铬。
而上次在参观第一辆三轮车的时候。
领导对他说,在汉中的同志,真的弄到了几千斤的镍和铬。
但是因为路途遥远,封锁严重,想要一下弄回来是不可能的。
只能分批少量的一点点往回弄。
陈常在也知道,想要从汉中冲破封锁线,把这两种光头政府严控的金属弄到吴家堡,是非常困难的。
那是需要很多人的智慧和牺牲的。
所以当时陈常在也对领导说明了。
这边他可以想办法坚持。
首先要保证的是特科同志们的安全。
但是怎么样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来能够保卫自己领空的地面防御武器。
这就是陈常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防空机枪是第一首选,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面对所有机型,平均飞行速度不超过五百公里。
哪怕是飞的最快的零式64型都没有超过572公里的小鬼子时。
高射机枪至少可以保证,对飞行在一千六百米高度以下的螺旋桨飞机,造成致命的威胁。
他之所以有这种把握。
是因为他首选的防空机枪,就是苏联在1930年设计成功。
在1939年再次改进的,并命名为DShK-38的高平两用12.7㎜重机枪。
这款枪就是鼎鼎大名的“德什卡”重机枪。
而这款重机枪,也是后世国内仿制的五四式高平两用重机枪。
这款枪,陈常在后世所在的军工厂可是生产了好多年。
对于它,陈常在一点都不陌生。
但是现在只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枪管材质。
它和普通的步枪和冲锋枪不一样。
哪怕是步枪上使用的7.92×57㎜子弹,它的装药量,也就是德什卡高射机枪弹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左右。
这么大的装药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