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前世残梦  港岛风月:南粤旧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章 前世残梦 (第1/3页)

    夜很深。

    维多利亚港的灯光像星星一样照耀在河上,映照出层层幻象。风从海上吹来,咸凉,吹着“九号奶奶”船舱的竹帘。船舱里,一盏煤油灯摇曳着,光影错杂,就像过去舞台上追逐的灯光。

    苏婉云盘腿而坐,膝盖上放着祖传的琵琶。琴身漆黑,斑点的部分露出木质纹理,仿佛布满了时间的伤痕。她的指尖轻轻敲击,清脆的声音撕裂了寂静,就像雨点落在水池上,微微涟漪。

    她闭上眼睛,轻声唱道:

    这不是《海誓》,也不是现有的任何南音歌曲。这是她从梦中写下的曲调。这是她从未教过任何人、也没有人听说过的“前世残余梦想”。

    每次唱这首歌,我的心就像被刀割断一样。

    她不知道这个梦想从何而来,只知道它从小就反复出现--一个雕梁画栋的古老舞台,红绸高高挂;舞台下挤满了人,舞台上正在上演一部她从未见过的戏剧。她站在舞台上,穿着朴素的旗袍,手里拿着一把琵琶,唱着一首从未学过的诗。

    台下,总是有一个穿着长袍、拿着玉簪的男人,静静地看着她。

    她认出了这块玉吊坠--正是她手中的“云玉吊坠”的样子。

    她也认出了这个男人--显然就是陈昭。

    但陈昭出生于1960年,但她的梦想发生在1945年,甚至更早。

    这,究竟是梦?是忆?还是魂魄穿越了时光的缝隙?

    与此同时,陈昭躺在船舱另一角,辗转难眠。

    他手中紧握“唤云铃”,铃身冰凉,却在他掌心微微发烫。自那夜在永乐戏院与苏挽云重逢,取回“昭玉”后,他便开始做同一个梦——

    梦中,他站在一座古老戏台之下,台上演着《海誓》。台上女子,正是苏挽云。她唱至“玉魄归魂”一句时,突然停下,望向他,泪落如雨。

    “你终于来了。”她说,“我等了你七十年。”

    他欲上前,却脚下一空,坠入深渊。

    坠落中,他听见无数声音——

    有枪声,有哭喊,有火燃烧的噼啪声;

    有琵琶断裂的脆响,有玉佩碎裂的清音;

    还有一个女人的声音,凄厉而绝望:“挽云!快走!别回头!”

    他猛地惊醒,冷汗浸透衣衫。

    他低头看“唤云铃”,铃身竟在黑暗中泛出幽蓝微光,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召唤。

    他忽然想起阿婆九临终前的话:“这铃,是沈家与陈家的信物,也是魂魄的引路灯。若你听见南音,看见穿旗袍的女人,便摇这铃,她自会来寻你。”

    可他不敢摇。

    他怕,怕这铃声一旦响起,便再无法回头。

    他更怕——他根本不是“陈昭”,而是另一个人的转世之身。

    1943年,香江沦陷。

    沈家商行少主沈昭,本是温润如玉的公子,精通音律,尤擅南音。他父亲沈玉堂,表面是富商,实则为抗日组织“南音社”首领,以戏曲为掩护,传递情报。

    那年春,沈昭在永乐戏院听戏,台上正是云裳班的《初遇》。女主角苏云娘,一袭素色旗袍,怀抱琵琶,嗓音清冽如泉,唱得他心神俱醉。

    戏毕,他登台致意,递上一柄玉箫:“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苏云娘抬眸,望进他眼底,轻笑:“公子若真懂南音,可知‘初遇’之后,是‘离别’?”

    他怔住。

    那一眼,便是千年。

    他们相爱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暗流涌动的香江,他们以南音为媒,以玉佩为信,私定终身。

    沈家有“昭玉”,苏家有“云纹玉佩”,两玉相合,便是“玉魄归魂”的誓言。

    可好景不长。

    霍家勾结日伪,觊觎沈家账本与云裳班的“南音密语”,遂设计陷害。1945年3月,火烧永乐戏院,苏云娘为护女儿苏挽云,死于霍镇东枪下。

    沈昭在最后一刻,将“昭玉”交给苏云娘,嘶吼:“若有来生,我必寻你!”

    苏云娘含笑而逝,手中紧握双玉。

    而沈昭,被红头巾围攻,坠入火海,尸骨无存。

    四、魂魄未散:玉与铃的契约

    传说,极怨极爱之人,魂魄不散,可寄于信物,等待重逢。

    沈昭之魂,便寄于“昭玉”之中。

    苏云娘之魂,寄于“云纹玉佩”与那把祖传琵琶。

    而“唤云铃”,原是沈家祖传的魂引之器,以南海青铜铸成,内刻《往生咒》,可召唤执念未消的魂魄。

    当陈昭握住“昭玉”的那一刻,沈昭的魂魄,便悄然苏醒。

    当苏挽云弹奏那首“前世残梦”时,苏云娘的魂魄,也在琵琶弦上低吟。

    他们,本就是同一对魂魄的转世。

    五、梦中重逢:戏台之约

    这一夜,苏挽云与陈昭,竟在梦中相遇。

    梦中,仍是那座古老戏台。

    苏挽云身穿素色旗袍,怀抱琵琶,立于台心。

    陈昭身穿长衫,手持玉佩,立于台下。

    “你来了。”她说。

    “我来了。”他答。

    “你可知,我等了你多久?”

    “七十年,三生三世。”

    她轻拨琴弦,唱起《前世残梦》:

    他落泪。

    他忽然明白——他不是陈昭,他是沈昭的转世之身。

    而她,也不是苏挽云,她是苏云娘的魂魄,借女之身,重返人间。

    “所以,你一直知道?”他问。

    “我知道。”她点头,“从你握住昭玉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你回来了。”

    “那为何不早说?”

    “因为……”她低头,“我怕你不愿再爱我。怕你已忘了那场火,忘了那声枪,忘了我死时,你在我耳边说的那句‘来生再见’。”

    他上前,将她拥入怀中。

    “我从未忘记。魂魄记得,心也记得。”

    六、现实裂痕:梦的代价

    晨光微露,苏挽云惊醒。

    她发现自己泪流满面,琵琶弦断了一根。

    她低头看玉佩,竟发现“云纹玉佩”与“昭玉”贴合之处,泛出淡淡血光,仿佛有生命在跳动。

    她忽然想起阿婆九的话:“玉魄归魂,非一人之力可成。需两魂相认,两心相印,方能唤醒前世记忆。”

    她起身,走向陈昭的床铺。

    他仍在睡,脸上却带着泪痕。

    她轻轻握住他的手,将玉佩贴在他掌心。

    刹那间——

    一道金光闪过,两人同时闷哼,如遭雷击。

    记忆如潮水涌来:

    他看见自己身穿长衫,在火海中奔逃,手中紧握玉佩;

    她看见自己中枪倒地,将玉佩塞入女儿手中,嘶喊“快走”;

    他们看见彼此在戏台下初遇,看见烟花绽于夜空,看见誓言刻于玉上……

    “啊——!”两人同时痛呼,晕厥过去。

    三日后,苏挽云在船舱中醒来。

    陈昭仍昏迷不醒,额头发烫,似在发高烧。

    她翻出阿婆九留下的布包,内有一封信,字迹苍老:

    苏挽云读罢,泪如雨下。

    她望向昏迷的陈昭,轻抚他脸颊:“你听到了吗?我们不是偶然相遇,而是——命运逼我们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