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风云涌动向西南(上) (第1/3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风云涌动向西南(上)
“平阳君还有不放心的吗?”无错不跳字。虞卿与平原君赵胜点头示意,又看了看一脸愁容的赵豹,便向他问道。
“王命已出,大军已动……如今已是箭在弦上,引而必发……你知道我是反对为了上党之利而与秦国交战的……可是到现在大势已定,我也没好说的了。
只是……只是不知怎么的,总是有一点放不下心来……”赵豹的德行的确是足以让人称道,可是真要论起本事来,他也是个文不得,武不成的半调子,虽然已经凭借着在混迹与朝野的多年军政经验预感到将来的战事却非如虞卿、赵胜等人说得那么简单,可还是不入其门,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在他们两人身边走过的赵胜一见虞卿和赵豹两个昨天还吵着嚷着说对方不是的“敌手”,今天一散朝居然就凑到了一块儿,于是他也就挤了过来,想要知道两人又在言语何事。 可一听赵豹之言,却依旧是毫无新意的老生常谈,又是如昨日之说,不尤得自鸣得意把两肩一耸,更加轻看自家兄弟赵豹是个没有见树的主儿。
“平阳君倒底还是最像先王的兄弟,做起事儿来都是那么小心谨慎!如今的王上能有您这么一位好王叔,还正是有福了!”赵胜一凑过来便带着一丝挖苦的口吻,戏耍起了他这个“胆小怕事”的兄弟。
“军国大事,事无具细。 情况都要想到,那才能做到万无一失……”赵豹也是被自己的兄长嘲笑惯了地人,一付煞有介事的言论随口就出,一点儿也不在意赵胜的耻笑之词。
“那平阳君是想说我们还有情况没有想到,还没有做出准备?”虞卿可没有赵胜那种打趣他人的雅性,不耐烦地问道。
他这一问还真就问到了点子上。
平阳君赵豹的脑子转得是比赵胜等人慢不少,却是笨鸟先飞。 昨日密会之后,总觉得事有不妥。 一回家便酒食不思的想了一宿,还真想到了一种虞卿所没有想到的情况――万一秦国真为了上党而发动举国之战,那到赵国时又怎么办,你虞卿又拿得出对策来应付危局?
赵豹一五一十地说出了自己地忧心之事,然后又补上一句:“昨日说到秦人以军功进爵的事,我一回家就想了:那秦国地兵将会不会因为上党一地一下子集中了二三十万赵国军卒而红眼起来,为了得我军兵士的首级邀功升官而把战事一点点扩大。 到最后不得不使秦赵两国动全举国之兵而战。 ”
“嘶……”平原君赵胜一声怪叫,然后谴责赵豹道:“你这脑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坏事你都想得到!
真是的,见你家哥哥我兵不血刃的就去接收上党归顺,一路风光荣耀,有头有脸……你嫉妒了不是!存心给我添堵不是!”
赵胜一听赵豹之说,心中一惊,虽然感到他的假设有点道理。 可是主观上却不想往那最坏的结果上想――赵胜做过赵国相爷,对赵国地家底子有多少还是清楚的;他知道以赵国当下的国力经不起举国之战的折腾,现在就于秦国进行战略大决战胜算不过三成。
“等等……这还真不能不思量一下!”虞卿轻挥衣袖,止住赵胜对赵豹的责难:“这样吧,我看这事情不小,要好好琢磨一下……咱们三人先到平阳君府上算计一二。 论出了个大至,等到真出了事情,再献策于王上也不迟!”
虽然不相信赵豹的假设会成为现实,可是作为一个新任宰相,虞卿还是要拿出个忧国忧民的架势,做出个“未雨绸缪”的样子给赵豹、赵胜这样地朝中重臣看,让他们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可他是打心眼里也不认为赵豹说的那些情况会成了不久后自己将要面对的难题。
***
“马服君新开的三郡的成效现在还看不出来。 按马服君那移民、开荒、军囤、教化戎狄……地法子,我估摸着还要再过三、五年时间,那三个郡才可能做到为朝廷负担相亲赋税、徭役、兵源。 而这两、三年内,不但不能指望马服君那头为朝廷出力。 只怕是今年冬天他就会发信来求粮过冬!”在平阳君府中。 赵胜三人不过才议了两三句,虞卿便又开始数落起赵括的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